海口206家企业填写年报弄虚作假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6.02.2016  00:45

      原标题:海口206家企业填写年报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5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口市工商局获悉,每年1至6月是海口企业依法履行报送年度报告义务的时间,为避免企业因填写错误造成相关法律后果,该局梳理汇总了年报报送时常见的20种错误,提醒企业在填写年报信息时必须认真如实填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据了解,在2015年的年报抽查中,有206家企业因在年报公示中存在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461家企业因填写的住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意味着企业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被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20种常见的年报填写错误方式有:

      1.企业经营状态填写不准确,无法与资产状况信息相对应。

      2.企业联系地址填写不准确,填写的联系地址无法联系。

      3.企业联系电话填写不正确,通过电话无法联系。

      4.企业从业人数填写不准确,没有明确经营者和雇工的概念进行分别统计。

      5.企业公示股东出资信息未按照章程填写,出现股东遗漏或者股东之间股权比例错误。

      6.对认缴制认识不到位,出资时间未按章程约定的时间填写,有的将成立日期误认为是认缴日期。

      7.对认缴制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区分认缴金额与实缴金额,认缴制企业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错将认缴金额填写为实缴金额。

      8.对认缴制认识不到位,在本年度已实缴出资的情况下,并未及时填报实缴出资额及出资时间。

      9.未依据公司章程中出资方式的规定填写,出资方式与实际不符。

      10.企业发生股权转让,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未查询公司相关记录,在股东出资一栏中随意填写,且在“是否发生股权转让”一栏中未公示股权转让或者公示的转让比例错误。

      11.企业有对外投资,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未查询企业长期投资明细或者公司决议、所投资企业股东名册,随意填写,导致对外投资未公示或者公示错误。

      12.填写人员不细心,公示的会计报表数据与年度会计报表信息不一致,有的填写人员甚至随意填写几个没有任何依据的数字进行公示。

      13.填写人员不仔细,误将12月当月数据公示为全年数据。

      14.填写人员不仔细,没有看清楚金额的单位,误将万元当元填写。

      15.填写人员填写多户企业时不仔细,将企业报表搞混,导致填写财务数据错误。

      16.新设立认缴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未开展经营也未建账,财务数据未如实申报,有的将未到账的出资作为所有者权益填报,有的甚至胡乱填报数据。

      17.企业未及时缴足或者挪用实收资本,未按照规定主动改正。

      18.企业依据虚假编制或者明显错误的财务报表填报,导致企业公示财务数据错误。

      19.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了解是否有对外担保,随意填写,导致对外担保未填写或者公示错误。

      20.企业发生出资信息变化、股权转让或者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未按照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在“其他自行公示信息”中及时、正确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