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30%公交线路承担70%客流量 候时长引不满

29.03.2016  11:26

  3月28日下午,海口市召开了海口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成果汇报会,南海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虽然调查显示六成乘客对公交车满意,但2015年海口 公交月均客流量较2014年下降12%。高峰期车速慢、平峰期候时长和绕行过多是乘客不满的主因。而海口公交还存在客流量过于集中,30%公交线路承担了 70%的客流量,公交站场不足半数公交车路边过夜等问题。

   海口去年公交车月均客流量较2014年下降12% 高峰期车速慢平峰期候时长为乘客不满主因

2014~2015年海口公交车月度日均客流量变化

  经调查了解,海口市目前共有7家公交经营企业,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规模最小企业仅1条线路,20辆车。而其中国有企业运营了72%的公交线路,承担84%的客运量。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海口市共有公交线路92条、公交车1515辆(合1768标台,车长10-13米的大型车占62%)。新能源汽车 比重高达84%,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LNG和CNG。2015年底,海口市已规划建设公交场站16个,投入使用11个,面积约13.5万 平米。

  而根据2015年8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海口市92条公交线路日均客流量为55万乘次。其中免费客流占9%。人均公交乘次为0.34乘次/人,在同等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公交集团统计数据,2015年月均客流量较2014年下降12%。

  在综合调查过程中,海口市有关部门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1%的调查乘客感到满意或比较满 意,33%的乘客感到一般,6%的乘客不满意。乘客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峰期间车速慢(占比27%);平峰期等车时间过长(占比23%);线路 绕行过多(占比17%)。

   海口30%公交线路承担了70%的客流量 公交站场不足半数公交车路边过夜

海口公交企业运营情况表

  专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海口市的公交系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公交线网密度低,局部地区站点覆盖水平低于国标。海口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为 2.14km/km2(规范:3-4km/km2),外围区和海甸新埠公交站点500m覆盖率为86%(规范:90%)。2、线路过长、绕行过多公交线路 平均长度19.5公里。按照海口中心城区尺度,平均线路长度一般应控制在12~15公里为宜。87%的线路非直线系数大于1.4(规范值为小于1.4)。 3、客流过于集中在主干路上,海秀中路-海秀东路-海府路、龙华路、滨海大道、人民大道、龙昆北路-龙昆南路等为主要客运走廊。海秀路、滨海大道等主要客 流走廊上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均在10以上,海秀路最密集区段线路数达20。并且,客流过于集中在骨干线路上,近30%线路承担了近70%的客流,过半数线路 仅承担10%客流。4、公交客流走廊基本没有公交专用路权的保障。据了解,目前海口公交专用道仅设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道路,仅滨海大道(长天路以西)部分 路段。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走廊上缺少公交路权保障,与社会车辆行驶车速比较,主要客流通道早高峰公交车车速较社会车车速低30-50%。5、公交首末站和停 保场设施严重不足。90%的公交线路首末站基本使用临时工棚。停车保养场站设施不足,平均每标台车场地面积76平方米(规范为150平米/标台),半数车 辆在路边过夜。6、高峰发车间隔较长,服务水平偏低。60%以上线路高峰发车间隔在10分钟以上,仅3%的线路高峰发车间隔在5分钟以内。

   建议:优化公交线路 减少绕行 增加运力道路 预留公交专用通道

专家针对公交系统改进提出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建议海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应编制公共交通规划。一是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形成功能层次分明的公交线网。结合外围区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增加外围区公交线网覆盖。优化调整 绕行过多、上下行走向差异较大线路的走向。二是规划公交专用道,在道路设施改造中控制好实施条件,着眼于中长期分步实施。三是逐步增加运营车辆规模,逐步 增加运力投入,缩短发车间隔,减少乘客等车时间。四是规划控制好场站用地,用地规划要为公交发展提供保障,在总体规划、和控评规划中预留控制好公共交通枢 纽、首末站和停车保养场的用地。

  其次,制定和落实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政策。一是保障公共交通发展的资金投入,包括公交车辆购买、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政策性营运 补贴的等的投入到位。二是保障公共交通发展的用地投入,包括公交枢纽、首末站、停车保养场的用地控制。在主要客流走廊的道路建设中,要优先考虑公交专用通 道的预留。 再次,适当整合公交企业,建立政府主导、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经营格局。目前海口的公交企业共7家,国有企业经营线路占72%,由于经营分散,不利于政府对 公交企业运营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最后,加强政府对公交企业经营服务的监管。一是制定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标准,作为考核企业运营服务质量的依据,也是市场准入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 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效体制和机制,鼓励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保证经营可持续。三是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目前IC卡的使用率仅占客运量的5%。公交集团 以外其他公司基本未安装GPS系统,所有公交线路的运营调度主要依靠人工调度,已安装的GPS装置因缺乏信息平台,数据利用率较低。(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实习生 段赵杰)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