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实体店连遭“双11劫”寒意十足 三领域受冲击最大

07.11.2014  11:05

      电商冲击下,我省不少实体商家经营效益滑坡;业内人士认为:扬长避短,线上线下融合是发展趋势

      原标题:实体店谋求破网而出

      海口市海秀路街边的服饰专卖店打出很低折扣,吸引消费者。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海口市明珠广场。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核心提示

      “双十一”快到了,这是每年各大电商们的必争之时,网上的各种促销战早已烽烟四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C产品店、服装店等实体商家虽然也推出各种折扣促销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我省不少店铺依然人气不旺,面临着亏本运营的困境。

      租金、人力成本上涨,价格没有竞争力等,这些都是让实体店生存难的重要因素。但与电商的新兴销售模式相比,实体店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我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何做好“体验式”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这是实体店转型谋生的关键。此外,通过破解资金投入、物流基础等“瓶颈”,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体店将有望迎来下一个春天。

      实体店连遭“双十一劫”

      位于海口DC城的一家联想电脑经销店内,最近人气不太旺。“‘十一’期间人流量还不错,进入11月人气就明显少了,因为网上‘双十一’活动要来了。”该经销店店长孔令伟介绍。受整体经济大环境、市场需求下降以及电商冲击等影响,自去年以来,此家电脑经销店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今年比去年的销售量更少,降幅达30%以上。

      东方广场“冰火两重天”

      销售额8年连涨两位数1年下滑至9个百分点

      在海口东方广场总经理罗火霖的记忆中,最早感受到电商冲击的“寒意”,也是从“双十一”光棍节开始的。

      自1989年起便在海南商业领域摸爬滚打的罗火霖,见证了海南实体商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海南实体商业自建省起走过了高速发展的二十余年,特别是本世纪初的十年,是海南实体商业的“黄金十年”。

      在罗火霖的记忆中,于2000年开业的东方广场,2004年至2011年的销售额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不过2012年的销售额增幅下滑至9个百分点,2013年更低,增幅约6个百分点。

      “2011年是个分水岭。”罗火霖说,2011年上半年,东方广场的销售业绩达到高潮,销售额同比增幅不下30%。然而在2011年下半年,销售额有所滑坡,同比略有增长。

      滑坡的重要原因,罗火霖将其归结于电商的冲击。“当年的淘宝光混节销售业绩已显山露水,其后更是可观,电商对实体店影响比较大。”

      历年的淘宝光棍节销售数据显示,2010年光棍节期间,淘宝销售额为9.36亿元,2011年大幅攀升至52亿元,2012年达到了191亿元,2013年更高达350余亿元。

      “今年东方广场的销售业绩能做到与去年持平就不错了。”罗火霖感慨道。

      三大领域受冲击最大

      服装、家电、3C产品

      今年销量下滑高达50%

      真切感受到寒意的商家,远远不只东方广场。

      海口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铁冰观察发现,与2010年相比,海口的不少个体服装店消失了,估计减少了50%以上,纷纷改为经营餐饮、休闲娱乐等。

      海南海口、琼海等地一些服装店主、3C产品经销户介绍,今年的产品销量下滑明显,下滑幅度达30%-50%。因降低产品售价,商家的利润纷纷被压缩,从以往的盈利转为微利甚至亏本。

      “在海南,受电商冲击最大的领域主要是三大块:服装,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3C产品以及家电。”张铁冰说,自2010年以来,海南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逐年成倍增长态势。据淘宝网的数据,海南2010年的淘宝交易额达到14亿余元,今年一季度的淘宝交易额已达16亿元。

      去年,海南网民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网上支付这四类商务交易类应用的使用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5、6.6、2.4和5.4个百分点。“与全国有些省份相比,电商对海南实体商业的影响相对而言更大。”业内人士指出。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