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回应网友,能否成为常态?

24.11.2015  17:52

  前些日子,海南省省长刘赐贵回应网友给他关于海南物价的公开信,批示彻查;近些日子,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公开回应网友给自己的公开信,表示“双创”并不是要抹去美好的记忆,而恰恰是要抹去“脏乱差”,让“美好”更为凸显,从而为这座城市增添和保留更美好的记忆。两则消息传出,很是让人振奋,更多的人期待,官员回应网上热点,能否成为常态?

  曾经,官员们习惯了看文件,很多真知灼见是在文件上批示的。当然,也有时候在传统媒体上批示。白纸黑字,传承到现在,信息传播如今已跨入电子时代,尤其是新媒体迅速崛起,如何应对成为官员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其中技术已经不再是障碍,让一些官员犹豫的是,是直接回应是可不可以?应不应该?合不合适?

  也许,就在这样的犹豫中,一些新闻热点在迅速发酵。等到热点成了焦点甚至难点,有关部门才采取传统方式,按部就班地回应。这样做常常是丧失了有利时机,事倍功半,甚至被人质疑。被媒体人揶揄,说好的引导舆论,怎么反过来被舆论引导?我们的官员们难道不上网吗?上网的他们怎么不正面直接应对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呢?

  当然,一些部门也安排过专人应对网络热点,但这些专人大都是在技术上熟悉的年轻人。他们的长处是和网友容易沟通,卖萌可以,真正表态还得请示汇报。毕竟,有些事需要在一定的位置才有体会,才会说出,才说得到点子上。对此,业内人调侃为丫鬟管钥匙——当家不做主。人们期待官员什么时候才能直面网友。直接回复呢?

  如今,省长和市委书记直接回应网友热点,很快得到网民们的正面响应。人们得知,自己的参政议政并不是隔空喊话,自己的某些担心有时候是杞人忧天,官员和民众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隔阂,更没有什么矛盾的。迅速回应热点问题,不仅是对网友的尊重和鼓励,而且能引导网上舆论,传递的是正能量。直接回应,天塌下来了吗?

  孙新阳在给网友的回信中表态:“对受到市民喜爱的美食、对有文化价值的‘旧东西’、对一些易于流逝的记忆,他们将本着尊重与敬畏的心妥善进行安置、保存、呵护,这本身就是双创的应有之义。对此,广大市民不应怀疑市委、市政府的诚意与能力,这项工作从双创启动之时就有规划、有方案,并将循序推进,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件事情办好,无愧市民,无愧历史。”如此推心置腹,如此坦诚相对,不站在一定的高度,没有相应的生活积累,是没法如此准确深情表述的。

  新媒体时代,官员也要有新媒体意识,新媒体是工具,就看怎么用?省长回应网友,书记给网友回信,人们期待成为官员与民众沟通的常态,沟通好了,事情就好办多了。(矢弓)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