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谈话”显雏形 或有反省无道歉

07.08.2015  08:16

  旨在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战后70周年谈话提供建议的“21世纪构想恳谈会”(以下简称“恳谈会”)6日下午向安倍提交报告书。报告书写入了“侵略”和“殖民统治”,提到了“反省”,但没有触及是否应该“道歉”。

  分析人士指出,根据安倍本人及其心腹智囊之前的各种表态,再结合这份报告书,大体可以推断,在战后50周年“村山谈话”的四个关键词中,“安倍谈话”预计将继续使用“反省”,但不提“道歉”。而对于“侵略”和“殖民统治”,尽管报告书中有提及,但从报告书的语气看,“安倍谈话”是否会使用这两个词仍然存疑。

  “反省”历史,但夹杂修正主义史观私货

  “恳谈会”主席、日本邮政社长西室泰三当天在首相官邸向安倍提交了报告书。

  报告书正文共38页,主要分6个部分:日本从20世纪经历中应该汲取的教训;日本战后70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国际贡献;日本与欧美等国的战后和解;日本与中韩等亚洲国家的战后和解;日本如何为21世纪的亚洲和世界作出贡献;战后70周年日本应有的举措。

  对日本战前历史的认识集中在第一部分,基调以反省战争教训为主,但也掺杂了若干“大东亚战争史观”的私货。

  一方面,报告书明确承认,日本从“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以后扩大了对亚洲大陆的侵略,殖民统治也愈发残酷,日本战争妄举给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带来诸多伤害,当时的日本政府和军方领导人对此负有重大责任。

  另一方面,报告书声称,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激励”了亚洲和非洲的被殖民地人民,导致了诸多亚洲国家的独立。尽管报告书欲盖弥彰地强调“日本解放亚洲”的史观不正确,但其观点实际上仍是在部分迎合历史修正主义势力。

  此外,尽管报告书承认日本战争的“侵略”性质,但却在脚注中补充说,“恳谈会”一些成员对采用“侵略”一词有异议,其狡辩的“理由”包括:侵略没有国际法上的明确定义;“满洲事变”后日本的行径无法断定为“侵略”;日本当时干的事情与其他一些国家无异,凭什么只说日本“侵略”。

  在第一部分内容的最后,报告书提炼出日本从20世纪汲取的5个“教训”,并称在20世纪后半叶,日本基于对那场大战的“痛切反省”,已经“脱胎换骨”。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