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那缕晨曦

18.09.2014  11:52
陈羲工作照。黄媛艳 翻拍
 ■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通讯员  蔡山平

  风停雨歇,三亚市育才镇镇政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归于安静。

  走近中心最靠里的办公桌,“农村沼气项目用户档案”、“2013年沼气池用户验收合格”牌等物品整齐摆放,一顶下乡常用的草帽放置在椅子上……它们的主人——镇政府雇员陈羲,却再也无法回来打理。

  “海鸥”台风登陆的9月16日夜里,在劝阻群众远离危桥时,因桥体突然局部坍塌,陈羲不幸落水牺牲,年仅28岁!

  他给家人和亲朋好友留下的,是无尽的伤痛。他的婚礼,原本定在年底!

  主动请缨守危桥

  “没事,他会游泳,不会有事。”听闻好兄弟落水,三亚育才镇工作人员高秋平一直嘀咕着。可当看到陈羲双脚大面积创伤的尸体时,高秋平心如刀铰。

  9月16日,忙碌一天的陈羲和高秋平用完晚餐,路过便桥,看到镇工作人员正现场蹲守,劝阻群众远离,重感冒中的陈羲主动请缨参加,高秋平也随后加入。

  “台风造成镇里大面积降水,16日下午6时20分巡查中发现在建育才大桥便道处水位急剧上涨,便桥排洪道口附近渗水,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当即组织施工队进一步加固便道,并对大桥实施管制,禁止车辆、行人通行,同时安排人员值守。”育才镇镇长周月霞说。

  由于便桥是市区和立才农场通往育才镇最近的道路,尽管知道有危险,依旧有许多群众欲强行冒险过桥。

  晚上8时30分,面对一群欲强行过桥的群众,陈羲、高秋平和该镇派出所警员李振超、蓝建龙、蓝永辉等7名工作人员立即上桥劝阻,并赶往桥的南侧设立警戒线。

  此时,便桥在立才河水流的猛烈冲击下,溢洪道附近的豁口迅速扩大,出现5厘米的裂口,并发生局部坍塌。下转A06版▶

◀上接A01版

  晚上8时35分,走在最前面的陈羲和李振超正巧处于裂口处,先后落水。

  5厘米,竟成天国与人间的距离。

  “他大喊一声‘救命’,就再也看不到人了。我拼命往上游,最终浮出水面,但他一直没浮上来。”快速游到岸边的李振超随即被同事救起,手脚、右脸大面积刮伤。

  大家拨打110、120,消防官兵也赶来了,许多盏手电筒的灯光亮起,大家的目光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立才河,因为陈羲在那!

  “我一晚没睡,想着能不能找到他,好好的一个人,不能说不见就不见。”含着泪,李振超简单处理伤口后,也加入了找寻的行列。

  “我们沿水流一路找下来,今天凌晨3时,看到水里有类似黑色塑料袋大小的阴影,但因为水深,不敢确认;4时再去看时黑色阴影面积扩大,但仍无法确认,5时,消防车的灯光熄灭后,阴影出现雨衣才有的反光条,我们怀疑可能是陈羲,便立刻通知消防队员打捞。”一夜未眠的育才镇工作人员董振刚说。

  今早6时,在距离落水处50米的槟榔林边,一袭黑色雨衣紧裹的陈羲遗体被发现。

  经过一夜的肆虐,立才河河水归于平缓。可一条用泪水筑成的泪河,却在当地干群心中流淌。

  “他常说,‘成为一名党员,要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他践行了自己的入党承诺。”2012年与陈羲一同入党的万日杰说到这儿,眼圈泛红。

  乐于接受“抓差

  特地请假,驱车一小时赶往陈羲位于崖城镇保港村家中的灵堂,曾任育才镇副镇长的陈小冬只想再看好同事、好兄弟一眼。

  “他做事很踏实,人也勤快,能吃苦,脾气又好,这么年轻就走了,太可惜。”忆起与陈羲共事的岁月,陈小冬不免哽咽。

  2008年,陈羲被选聘为育才镇政府雇员,农村沼气池申报建设、农村沼气池安全使用及服务体系技术培训,是他的主要业务。

  “镇里几千个沼气池主要是我俩负责,村民沼气的踩点选址、排污清淤等工作,他都主动去做。只要沼气池出现状况,村民只要一个电话,他准到。”提起好兄弟陈羲,高秋平说得最多的词,是好人。

  做好本职工作不难,但临时被抓差的活儿也能做得有模有样,很难,但陈羲就做到了。

  “都说征地是个得罪人的活,但他负责的征地对象都能跟他成为朋友。我们这缺人手,他总是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因看重陈羲的办事 能力 和良好性格,育才镇镇委委员贾鹏在征得陈羲分管领导同意后,邀请其前来配合该镇四期项目征地。

  说起陈羲,被征地农民陈耀坤赞美连连。这个曾经的“钉子户”,当时孤身一人,是陈羲和数位同事一起,主动义务为他腾出家中物品,搬至一公里外的临时住房。“他不仅是征地工作队员,也是搬运工,这个小伙子人很好。”陈耀坤说。

  家中倒了“顶梁柱

  哀乐低回,花圈环绕。

  今天中午,陈羲家中,领导、乡邻、长辈、朋友、孩子……人们从市区、乡镇周边涌来,哀立敬香,默默垂泪,与陈羲作最后的道别。

  陈羲家的新房,是一幢8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楼简单粉刷,已住着家里的5口人。

  这幢建筑,凝聚了陈羲一家的血汗,如果没有这场意外,年底将迎来陈羲的婚礼。如今,都没了。

  “家里的顶梁柱走了,这个家怎么办?”陈羲的二叔陈海平满脸泪水,他舍不得这个听话、乖巧的侄子。

  因家庭贫困,陈羲的弟妹仅有初中学历,只能靠打些不稳定的零工度日,最近,他们又双双失业;

  家中的母亲,常年身体羸弱,靠海吃饭的父亲,早已不能出海,已是55岁的年龄,也只是靠出卖体力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老屋已成危房,借贷10余万元修建的新屋,成为这家人肩上沉重的经济负担;陈羲担任政府雇员每月2000余元的固定收入,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了解到陈羲家庭困难后,镇里先行垫资解决其丧事问题。”周月霞说。明天,该镇工作人员还将自发为陈家捐款,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他很顾家,赚的钱都交给家里。每次加班晚了同事们准备聚餐,但只要家里做了饭,他一定选择陪家人吃。”贾鹏回忆道。

  暮色降临,又见炊烟袅袅。只不过,陈家饭桌上为陈羲准备的碗筷,再也等不回归人……

  (海南日报三亚9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