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做孤泳者!中小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十问答

12.07.2022  11:33

暑期是水上消费旺季,也是中小学生水事故高发期。资料图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身亡的“第一杀手”。暑期已至,溺水事故处于易发、高发期,学生防溺水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近日,海南日报教育周刊联合省教育厅,梳理出中小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十问答,以提高学生和家长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让广大中小学生不做“孤泳者”,平安快乐过暑假。

  1

  中小学生防溺水

  “六不”原则是什么?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游泳教练现场传授防溺水知识。

2

  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溺水?

  不同年龄孩子溺水高发地不同

  ●4岁以下孩子溺水高发地主要是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主要在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较大,主要在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3

  野外水域为何

  如此危险?

  ●水底情况异常复杂,可能有水草等植物,容易缠住脚部。

  ●江河岸边有一些延伸、缓冲区域,孩子在此玩耍游泳时容易滑到深水区。

  ●有些水库、河道底泥松软,人容易陷入泥沼无法动弹。

  ●有的水体表面看似平缓或静止,水下其实暗藏漩涡,很容易将人冲走。

  4

  如果遇到同伴落水,

  中小学生应该怎么办?

  如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

  千万别认为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施救就是不够朋友,应及时报警或找大人来帮忙。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隐瞒同伴落水的事实,从而错过宝贵的救援时间。

中小学生在泳池游泳。

  5

  这些防溺水口诀

  你知道吗?

  防溺水口诀 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嘱托别忘掉。

  水边玩耍“三不” 不在河边、湖边、工地水塘附近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湖中的物品;不在河湖边洗东西、钓鱼虾等。

  安全“三要” 要警惕和辨识身边可能发生溺水的危险;要学会游泳;要掌握在水中自救自护和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6

  哪些情况

  容易导致溺水?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就可能导致溺水。

  ●熟悉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遇冷水刺激,或者游泳时间过长等原因,也可能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等症状,失去自主能力后下沉。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人体四肢可能会被水底水草缠绕而下沉,或者陷入泥沙中失去控制能力。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容易导致溺水。

  ●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部分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时因冷水刺激引发旧疾导致溺水。

  7

  溺水认识误区

  有哪些?

  ●误区1:游泳圈、充气水上玩具等可以保护孩子。

  提醒:没有任何设备能替代成人监护,要时刻看护好孩子。

  ●误区2:孩子溺水时,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因此能被及时发现。

  提醒:溺水发生时是无声且迅速的,并不像一些影视剧表演的那样“使劲扑腾、大声呼救”。一旦发现孩子在水中持续目光呆滞地看向前方,并出现头上扬、嘴微张的姿势时,家长应警觉地意识到孩子可能溺水了。

  ●误区3:会游泳的人不会溺水。

  提醒:呛水、抽筋、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因此要随时保持警惕。

中小学生在泳池游泳。

  8

  如何辨别溺水?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溺水者的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秒—60秒后下沉。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溺水者的头部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溺水者看起来不像溺水,好像在水中发呆。如果其对他人询问没有反应,应立即施以援手。

  ●孩子戏水时通常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应该立刻过去查看。

  9

  如何进行正确的

  溺水救援?

  如果遇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要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寻求大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名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与此同时,可将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找到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空矿泉水瓶后抛给落水者。

  将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或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落水者拉入水中。

  未成年人没有足够能力下水救助溺水者,千万不要直接跳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不要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10

  预防孩子溺水

  家长怎么做?

  家长要加强监护。预防孩子溺水的首要行动,是时刻有效的看护。孩子在水中时,无论是在泳池、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水域中,大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溺水随时都可能发生,且非常迅速。

  在家中,水盆、水缸使用后要立即将水清空;给幼儿洗澡后,要立即清空澡盆中的水。家中的马桶盖要盖好,家中以及家周围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要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幼儿发生意外。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家长要带孩子到正规的泳池游泳。下水前,应确保孩子已经掌握游泳技能和相关安全知识,提前做好热身运动。如果家长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必须让孩子待在大人一臂以内的范围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大人要时刻进行有效看护;要准备好标准的漂浮装备,儿童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本文由见习记者 刘晓惠 整理)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