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梦想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陈蔚林 刘操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被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向人民群众许下的又一个庄严承诺。
“公平”“质量”这两个词,彰显了党和政府改变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现状的决心,亦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开启了教育改革的新征程。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琼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充分探讨。
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义务教育择校热、学前教育入园难、城乡教学质量差距大……在采访中,代表、委员向记者反映了海南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长仁代表说,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客观存在着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海南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 力量 都还存在不足。
陈飘代表来自基层,对这一问题的体会尤为深刻。他告诉记者,以学前教育为例,他所在的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公办幼儿园学位远远不能满足周边村镇幼儿的需求,“抢”不到公办园学位的幼儿只能进入私立幼儿园。但私立幼儿园要么教育质量较低,要么学费标准较高,令当地家长很是苦恼。
“不仅学位,城乡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悬殊。”林安委员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批好老师就有一方好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部分地区还未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机制,无法及时实现教师队伍的优胜劣汰、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一些落后地区还存在着优秀教师“请不来、留不住”的难题,导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软实力差距仍然较大。
通过引进和合理配置优质资源缩短差距
如何补齐教育公平这块民生短板, 努力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少代表、委员从引进和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入手谈了建议。
以陈飘代表提到的“入园难”为例,潘惠丽委员建议,除了把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支持幼儿园健康发展的文件落实到位,在不断规范中提升办园质量之外,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继续落实幼儿园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扩大公办园总量,提高普惠园比例。她透露,今年我省将启动办园行为督导和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督导工作,确保我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王路委员则希望,进一步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进工程的实施。这一工程的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我省每个市县至少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办成1所优质普通高中、1所优质完全小学和1所优质幼儿园。他认为,这一工程将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落户海南,并带动农村地区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为解决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弱”“城镇挤”等突出问题打下基础。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王长仁代表、林安委员同时提到,在优质教育资源还未能及时覆盖到的地区,可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装备应用水平,比如,加快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与优质学校进行联通,以此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
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争取有质量的发展
“除了‘公平’,海南教育还要解决‘水平’的问题。要争取让我们的教育实现高水平的发展。”王路委员的建议得到了其他代表、委员的积极响应。
过建春委员提出,要实现教育高水平发展,必须从师资培养的源头抓起,即从教师教育的发展抓起。她建议,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实施教师教育优先原则,对全国师范院校实行标准化建设。比如,对全国师范类院校的投入水平和师资配备设立相对统一的标准;优化师范院校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满足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人才结构需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在持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让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能力 不断增强。
如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王长仁代表建议,海南各高校应该挖掘自身特色,着力优化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学科布局,努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他还提到,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应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教授专业知识,又要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 理论 联系实际,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成长为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他还提出,教师的工作成果往往是隐性的、动态的、持续的,国家有关部委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适当调整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考核 内容 ,采取动态的、跟踪式的评价方法,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教学和科研环境,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海南日报北京3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