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上名校海口家长掷百万买房

13.04.2015  17:03

      原标题:海口家长们难以承受之重

      他们不管有钱没钱都想方设法在学区房中占有一席之地

      日前,广州一市民花700万购买了一套学区房,最后因学区调整导致孩子上不了目标学校,遭遇“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学区房,到底买还是不买?对于大部分家有儿女的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在省会海口市,尤其如此。随着近年海口实施“阳光招生”工程以来,中小学入学严格实行就近划片入学政策,“递条子”、“送票子”等暗箱操作的途径越发行不通。政策的改变让部分家长将目光开始转向学区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庭经济较为宽裕的家长,都会为了孩子能上“名校”,提前在周边购置房产。即便经济条件有限的市民,也会想方设法提前租赁一套学区房为孩子上学做准备。而家长们的这种需求,也在无形中推高了学区房的价格。

      案例篇

      为让女儿上“名校”,他“豪掷”百万买新房

      “别人寻找名校,我们用名校筑建,一站式学区教育就在家门口”、“在这里,沐浴着优雅的学风”、“住××,从小学到高中,让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在海口一些优质学校的周边,这样的楼盘广告语,相信不少市民都不陌生。

      “1万2的单价,一套不到90平米的两房,就要100多万,买吧,觉得有些不值,不买吧,又担心以后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去年年底,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劝说,老张终于开始认真考虑为再过两年就要读小学的女儿添置一套学区房的事儿。其实,今年42岁的老张在琼山已经有了一套住了十几年的房子,用他和妻子的话说,这套老房子住着挺好,周边配套也很成熟,“唯一的遗憾是划片的小学不算好,教学质量很一般。”

      作为当年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靠着读书走出大山的老张,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都很重视。“儿子10年前上小学那会儿,我的事业刚起步,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一千来块,但为了让他到海口市区某优质小学上学,当时我花了五、六个月的工资托人、找关系,最后总算拿到了一个学位。”老张说,前年女儿刚上幼儿园,妻子就提醒他,该为孩子上小学的事儿做准备了,“我当初以为花点钱找人就能把事情办了,可后来一打听,现在管得严,有钱都不一定能送进去了。”

      在亲朋好友的“指点”下,老张的妻子得知,眼下要想给孩子提前锁定“名校”学位,最“靠谱”的办法就是购买学区房。“她从去年年中就一直跟我念叨这事儿,一有空就出去看房,最后相中了西海岸一个主打学区概念的楼盘。”老张告诉记者,这个楼盘对于希望给孩子谋一个好学位的家长来说,确实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住在那里,以后读小学就划片在西海岸九小,初中可以去海南侨中初中部,你说谁不动心?”

      对于老张来说,妻子相中的楼盘除了单价高,还有个问题让他发愁——“按照海口市目前的入学政策,孩子未来想到西海岸九小读书,我们就得搬过去住,但那个地方太偏了,我上班地点在灵山,这样我每天上班就得从海口西北角跑到东南角,几十公里的路程,真的很不方便。”即便诸多顾虑,但为了女儿上“名校”,上个月,老张还是交了新房的首付款。

      30多平学区房月租1200元,菜贩咬牙租3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海口追逐学区房的群体中,并不都是像老张这样有经济实力的市民。在海口一些知名中小学周边,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租客群体,虽然经济拮据,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所能为子女谋求更好的教育条件。

      在海口市高登西街一个农贸市场里摆了多年蔬菜摊的小邢,就是这类租客中的一员。“我小时候学习很差,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那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没知识、没技能,在外讨生活真的很辛苦。”小邢说,正是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辛酸,让他在给唯一的儿子创造好的教育条件上倾尽全力。

      因为没有老张那样雄厚的经济实力,小邢只能选择通过提前租赁学区房“曲线救国”。“房子两年前就租下来了,在海府路原省委大院附近的一栋商住楼里,是一个临街的大开间,条件很简陋,面积也就30多平米,但因为属于二十五小划片范围,租金一个月要1200元。”每个月1200元的房租,对于月均收入不足4000元的小邢夫妻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经济负担,“确实有点难以承受,我们只能在其他方面省吃俭用。”

      儿子明年就上小学了,小邢也知道海口市现行的中小学招生政策只要求申请人在学校片区内连续居住满2年即可,但他在儿子上小学前3年就租下了现在的住处,“一方面,是希望住的时间久一点能在申请入学时多点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未来政策出现变动,因为最开始的政策是住满一年,后来变成了2年,谁知道未来的政策对居住时间的要求会不会变长?”除了租住学区房,小邢还按照要求提前准备好了儿子入学所需的暂住证、社保等相关材料。

      可即便如此,小邢还是觉得心里没底。“目前,儿子和我们的户口都还在琼中老家,虽然符合相关入学条件,但按照‘海口市优先解决本地户籍人口子女入学’的政策,如果来年二十五小学位紧张,本地学生都安排不过来的话,那我儿子也有可能会被安排到其他学校。”对海口中小学入学政策早已烂熟于心的小邢来说,自己最担心为孩子上学做出的百般努力化为泡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我不做这些,那就连一丝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