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何以为家 临高谢国器获资助今后上学全免费

24.07.2015  12:16

      原标题:“事实孤儿”何以为家?临高谢国器获资助今后上学全免费

      新闻追踪《“事实孤儿”何以为家?》

      谢国器获“孤儿标准”资助今后上学全免费

      谢国器家新房重建已完成选址

      “新房重建已经完成选址了,村委会请了施工队,画了图纸、估算建房所需建材和危房改造申请材料一起报给临城镇政府审批。”7月23日,临高县临城镇宫花村委会主任黄家旭说,预计两月内开工建设,今后谢国器上学全免费,在校期间全部免除杂费、生活费、住宿费、校服费等。

      重建新房靠近通村路

      7月6日,南国都市报以《“事实孤儿”何以为家?》为题,报道了我省“事实孤儿”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在生活、教育、监护、帮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临高县临城镇宫花村12岁的“事实孤儿”谢国器,父亲病逝后,扛起了照顾精神病母亲和智障哥哥的重任,靠捡废品养家。

      该报道刊发后,他们母子三人的窘迫生活牵动着大家的心。海南省残联、临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多部门联合救助,为谢国器一家解决生活困难。7月6日,海南省残联、海南省残疾人基金会领导看望慰问谢国器一家,并承诺捐款5万元,为谢国器重建新房。

      此外,临高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妇联以及临城镇政府,根据临高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制定了联合帮扶谢国器一家的方案。

      临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经了解,谢国器的母亲林亚根50岁,哥哥谢国微23岁,他们的年龄已达到了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龄要求,但目前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下一步将进行帮助。谢国器一家的新农合、低保待遇等,目前已经解决。

      目前,已安排村委会干部帮助办理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积极争取慈善基金用于帮助谢国器家进行危房改造。

      临城镇宫花村委会主任黄家旭说,前两天临城镇政府党委书记实地考察后,选址在了通村道路旁,比现在的位置出行方便。已经请施工队进行了估算,按照每平方米1000多元算,建造80至90米平方,预计花费近10万元。“房屋图纸和所学材料将报给镇政府了,预计两个月内开工建设。”

      教育基金会按孤儿标准资助

      对于谢国器一家的困难,临高县教育、民政、妇联等多部门制定了帮扶方案。其中临高县教育局的帮扶方案为,谢国器在校期间全部免除杂费、生活费、住宿费、校服费等,谢国器今后读书全免费。

      此外,临高县教育基金会按照资助孤儿的标准,每年给予谢国器资助。明年秋季初一年级入学,将安排他到临高县城有住校的学校就读,他在学习、生活上的费用由所在学校负责。

      谢国器住校后,他的妈妈和哥哥谁来照顾呢?对此,黄家旭表示,住校也不是不回来,平时村委会、村里邻居也会帮忙照顾,谢国器家旁边住着一位老阿婆,就经常去帮谢国器的妈妈洗澡,该吃饭的时候,叫他们吃饭。

      不是孤儿,却比孤儿活得更揪心。欣慰的是,12岁的谢国器在父亲病逝后,坚强的扛起了这个家。临高县妇联从工作经费中给予谢国器生活困难救助款2500元,并帮他们家争取到海南省妇联生活困难救助款3000元。

      临高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每年的单亲母亲家庭救助、母亲邮包活动、“六一”梦想恒爱活动等,继续帮扶和关注、关心谢国器家庭。

      此外,临高县民政局谢国器一家办理临时生活困难救助3000元,今后谢国器及其哥哥、妈妈患病,还可以申请临时医疗救助。

      爱心网友呼吁更多人关注

      “我老了,年纪大了,打工都没人要。”6月底,临高县波莲镇乾彩村委会68岁的林祖新,在院子晒稻谷,这些稻谷不是他自己种的,而是他帮别人割稻谷,别人送给他的。

      林祖新说,他的儿子在14年前因白血病去世,欠下8万多元债务。儿子去世时,儿媳妇精神受刺激,那时三孙女还未出世,半年后孙女出世,儿媳就跑到外面去了,当时找了好几个月没有音讯,至今不知是死是活。

      林祖新的老伴,有腰间盘突出、心脏病等,走路都直不起腰,干不了重活,每天都要吃药。两个老人,没有经济生活来源,孙女上学成了难题。

      林祖新的孙女林春棉,现在读初二,学习成绩很好,墙上都贴满了她的奖状。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事实孤儿”项目负责人甘竣表示,经过入户调查发现,像谢国器、林春棉这样的“事实孤儿”还有很多,他们的生活都很困难。

      对此,爱心网友“海口冯磊”说,他们三四个网友有个共同的想法,搜集苦难“事实孤儿”的信息,然后去家里看望他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目前正在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