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一双“事实孤儿”一顿粥管一天 政府启动临时救助

31.07.2015  11:18

      原标题:屯昌一双“事实孤儿”一顿粥管一天政府启动临时救助

      29日,新华社报道屯昌县有一双年幼“事实孤儿”,他们本来该与其他同龄儿童一样享受着母爱父爱,过着衣食无忧的金色童年时光。然而不幸让他们“一顿粥管一天”,年迈的爷爷背着他们上山边干农活边照看他们。

      报道引起社会关注,7月30日,记者获悉,屯昌县政府已对他们启动临时救助,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也对“事实孤儿”实施资金援助。然而,这些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事实孤儿”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

      爷爷背着幼小兄妹“一顿粥管一天”

      “低矮的民房,漆黑橱房里半钵白粥就是他们祖孙三代4口人填充肚子的食粮……”这是记者在王安崇看到的一幕。

      2014年10月,海南省屯昌县南坤镇山塘村委会南安村村民王定勇因癌症于离世。年底,儿媳在产下女儿不久即离家出走。留下年近2岁的儿子和几个月大的女儿由爷爷王安崇抚养。一个50多岁的男子既要带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又要照顾刚过百岁生日患有多种老年病的父亲,贫困压得老人喘不过气来。

      每天,56岁的王安崇小心翼翼地将一小勺白米粥喂给面黄肌瘦的孙子王朝泉。客厅右侧,刚过百岁的老父亲也端着一小碗粥慢慢喝起来。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和老父亲,王安崇没有时间外出挣钱。因没有钱买奶粉,小弟妹一直靠喝白米粥生长。吃完早饭后,王安崇还要背着孙子到坡山去干农活,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去年村里给办的低保每月600元。

      7月30日下午17时许,记者等了2个多小时也没见到王安崇,邻居们说,他一天只煮一顿饭,然后背着年幼的孙子孙女去整饬他那一亩多一点的坡地,但坡地一年也打不出200斤稻谷。

      政府启动临时救助成美慈善基金会给予帮助

      “王安崇和他两个孙子孙女实在太可怜了,镇里和民政部门已对他们启动了临时救助。”屯昌县南坤镇镇长钟娇燕介绍,在去年时王安崇一家就是镇里的重点帮扶对象,为他们家有户口的人员都办了低保。

      据了解,王安崇的孙子王朝泉3岁了,孙女王颖才10个月。不久前,镇里又向县里汇报对小兄妹进行临时救助。但工作人员发现他们出生证的名字又与实际名字不符。如果要想获得救助还必须改名字。随后镇里工作人员又与派出所、医院进行沟通,为两兄妹进行了民政临时救助,每人每季度将获170元的补助。

      屯昌县民政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因小朝泉、小王颖的母亲还健在,他们不属于人们常说的孤儿,而是“事实孤儿”,这给正常的孤儿救助条件带来了难度,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民政救助政策,但民政部门会想一切办法来关注关爱他们,并帮助他们。

      7月30日下午,记者从屯县妇联获悉,目前县女联也已为小朝泉、小王颖向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申请援助,从今年9月份起,王朝泉和王颖每人每学年将领取600元的幼教补贴。

      邻居担心兄妹今后生活人们呼吁社会献爱心

      提起小朝泉和小王颖的情况,村民们都落下了眼泪。“现在王阿叔身体还算好,如果他身体出了状况(生病),那两个孩子就更惨了。”村民王阿姨表示,小朝泉和小王颖的生活情况令人担心,男人是照顾不好小孩子的,希望有好的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

      南安村村民小组组长表示,他们已经帮着咨询民政相关部门了,按目前相关规定,小朝泉和小王颖还不能纳入孤儿救助体系,只好求助社会救助,他希望社会关爱可怜的兄妹一家。

      南坤镇镇长钟娇燕也表示,目前政府的帮助对于小兄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她希望通媒体的宣传呼吁,得到社会上更多的团体和个人能够给予小朝泉和小王颖更大关爱资助。

      “孩子母亲小梅(化名)的离去一是因为丈夫去世,更主要的是家庭贫困无望的压力,如果有社会力量的资助,也许小梅还会回来照顾孩子。”据曾经是孩子母亲小梅的好朋友————村民唐女士表示,小梅在离家时曾挣扎好多次,最终她还是弃子而去。唐女士表示,如果在爱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小梅可能会回来。

      家徒四壁,白发人送黑发人,小兄妹嗷嗷待哺……似乎不幸都降到了这个家庭,让我们用爱为这对“事实孤儿”撑起一片艳阳天,也希望社会的爱能够唤起孩子母亲的良知,回来照顾小朝泉和小王颖。

      如果您想献爱心,资助小朝泉和小王颖,请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给予关注、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