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告别“野蛮生长”:“万能”牌照何去何从

23.06.2014  10:07

        安卓

        “今年的房地产和地方平台类业务都很难做。”广东一家基金子公司的内部人士一打开话题便对记者感叹道。

        事实上,房地产融资和与地方政府的基建类项目占据基金子公司主动管理类业务的七八成,而房地产遭遇寒流、地方债务风险集聚的背景下,基金子公司也不得不谨慎行事,再加上证监会[微博]“26号文”出台,基金子公司自诞生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态势也暂告一段落。

        子公司发行规模急降

        据《第一财经日报》梳理统计,截至22日,6月份只剩下最后一周,当月基金子公司仅发行了17只资管产品。

        而用益信托网统计显示: 5月份,基金子公司共发行31只资管产品,发行规模81.64亿元;4月份,基金子公司共发行39只资管产品,发行规模147.01亿元;3月份,基金子公司共发行57只资管产品,发行规模137.08亿元;2月份受节假日影响,发行产品较少,基金子公司资管发行规模53.56亿元,发行数量15只;1月份,基金子公司资管发行规模107.96亿,发行数量57只。

        统计显示,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在今年3月份达到顶峰之后,便开始一路回落,尤其是发行规模,5月份竟较4月份大幅下滑了44.47%。

        除了发行数量和规模“双杀”外,基金子公司发行产品的投资领域在上半年也大不相同,这显示出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基金子公司在项目选择上有所侧重,更加谨慎。

        一般来说,资管产品按照业务类型主要分为通道类业务;融资类业务,主要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地方财政平台融资;基于传统证券投资(专户)业务延伸的股权质押和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记者梳理发现,在基金子公司3月份发行的57只产品中,资金投向房地产的多达30只,占比超过一半;另有涉及基建的12只,占比近20%。4月份,在当月所发行的39只产品中,资金投向为房地产领域的15只,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比例有所下降;基建12只,占比也略超三分之一。而5月份,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投资于基建领域、投向工商企业及金融领域的各占1/3,其中房地产的占比进一步下降。

        上述基金子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以拿地项目来说,“现在如果不是排名在前30的房地产商的项目,要想以11%~12%的利率发出去很难。就项目前期选择来说,都要比以前苛刻很多”。

        马年春节以来,国内楼市降温,房地产行业面临信贷收紧、房价下跌、成交不振等因素的压制,部分企业资金链持续紧绷,而2014年又是信托兑付高峰,房地产信托成为兑付“高压区”。基金子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发行的类信托产品,尽管还未面临兑付问题,但有关房地产企业提前爆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使相关基金子公司无奈应对。

        告别“野蛮生长”?

        “项目越来越少了,融资类的如此,通道类的也是如此。”上述基金子公司内部人士表示。

        基金子公司成立伊始,绝大部分将通道业务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通道业务主要包括对接银行表内资产出表的纯通道业务;作为阳光私募发行产品的通道以及对接其他资产管理计划发行的产品。

        近日,一家刚刚完成定增基金发行的资管机构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他们此次发行的产品走的就是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一般来说,基金子公司的通道费比信托低40%~50%,30万起。”他说。

        4月底,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证办发【2014 】26号,下称“26号文”),将此前无拘无束的基金子公司放进制度的笼子,尤其是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和不得通过一对多专户开展通道业务,这对基金子公司简直是当头一棒。

        “现在,满市场都在搞资金池业务,信托有信托的资金池,银行有银行的资金池,大家都喜欢做资金池业务无非两点好处:一是增强项目的获取能力和议价能力,二是期限错配获取利差。而如果在缺乏监管,大搞资金池业务显然将增加整个市场的风险。”新富资本董事长李先林对记者说。

        “业界都认为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可能不止26号文,会越来越多,子公司的日子也不再会像以前那么自由。”上述基金子公司内部人士说。

        “我认为,基金子公司的发展速度将会放缓,尤其是信贷类的融资业务,要想获得新一轮的增长,基金子公司要么苦练内功,增强团队的人才储备,进一步创新产品结构,要么加强与外围的合作,形成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李先林说。

        但无论如何,基金子公司的“万能牌照”还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布局,近一段时间,渤海信托、安信信托先后对外宣称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业内人士分析称,信托如此热衷设立公募,其意在基金子公司。

        在目前成立的91家基金公司中,由信托公司参股的基金公司有33家,其中占基金公司股权超过50%的信托公司有10家,占基金公司股权超过30%的信托公司有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