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必读:这样做,脱贫攻坚报道可以更出彩!

18.05.2018  12:24

 

媒体人必读:这样做,脱贫攻坚报道可以更出彩!

 

在避免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扶贫报道如何做得更加主动、全面、准确、通俗?

传媒茶话会》近期独家对话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新闻学博士夏长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宁启文,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编导、记者周玉。

今日推出系列文章第二篇。今后, 这样做,脱贫攻坚报道可以更出彩!

 

建议一: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质疑者、批评者

 

脱贫攻坚是全社会的责任,媒体应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质疑者、批评者。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新闻学博士夏长勇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很多社会力量想要参与到扶贫攻坚中,但面临“有 劲使不上 ”的难题,需要媒体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夏长勇认为, 报道不能简单停留在扶贫成绩、干部作风、资金监管等“老几样”,要根据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需求,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有序精准地加入扶贫队伍。

比如,从产业开发上讲,有些贫困村适合搞种植业,有的适合搞养殖业,有的光伏条件好适合发展扶贫光伏电站,有的地方亟需完善教育、医疗条件,把这些信息报道出来,社会各方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有人才的出人才,扶贫就会精准。

夏长勇表示, 媒体报道好其他贫困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这也是媒体人参与扶贫的优势。

目前,已有不少媒体在行动,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大型电视扶贫行动《 决不掉队 》,开创“电视+扶贫”模式,突出“”字—— 人真、事真、情真。 通过感人故事反映贫困户的真实情况, 借助媒体的影响力,搭建帮扶平台,政府、企业、专家、媒体等在节目中群策群力,通过对具体问题调研分析,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地区摆脱贫困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通过节目与各地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有效对接。

 

建议二:多驻村调研,少走马观花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宁启文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很多脱贫报道走马观花,一日看尽长安城,调研不深入不具体。 只有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聆听大地心跳,为人民抒写,扶贫新闻报道才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扶贫周记”是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进入冲刺阶段,CCTV-7农业节目适时推出的大型蹲点扶贫纪录片。通过典型扶贫脱贫案例、生动的人物故事为切口,“扶贫周记”用真诚的记录态度、真实的新闻事实,蹲点记录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攻坚的历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记者周玉是“扶贫周记”的编导、记者,她对《传媒茶话会》表示: 我们认识到,当前一些扶贫报道深入不够,报道多停留在皮肤层面,没有深入骨髓。

扶贫周记”如何扎进去?只有长期驻村蹲点。周玉说,当我们真正住在贫困户家里,看到深度贫困户家中人畜共居、老鼠乱窜的情景, 我们才体会到贫困户几十年、世世代代的生存状态,才体会到扶贫干部的艰辛和国家方方面面扶贫政策的精准、到位。

 

建议三:深入挖掘贫困发生的内在逻辑

 

新闻媒体对扶贫现象的解读如何避免过于简单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向《传媒茶话会》表示,一方面, 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社会现象,成因是多方面的,解决方案也应该是多维度的。

杜昌华说,现在很多扶贫报道,把贫困现象简化为“物质生活匮乏”,对贫困现象的观察不够深刻。另一方面,很多报道只是摆案例, 如果不能在更开阔的视野下提炼贫困发生的原因和脱贫的经验,很可能一些经验在局部是正确的,整体是错误的,没有多少典型意义。

在进行精准扶贫报道时,新闻媒体需要围绕“精准”二字下功夫,深入挖掘贫困发生的内在逻辑。

新华社推出的《 记者手记:羊小平砸缸 》报道,对“山民”羊小平扶贫搬迁的素材,多次补充采访,充分挖掘出羊小平一家命运变迁和我国扶贫攻坚时代背景的关系。

该报道用散文手法铺陈、新闻方式叙述,通过温情的故事,折射出“异地搬迁”扶贫方式的内在逻辑,体现扶贫攻坚的宏大时代主题,让人们从一个农民的“砸缸”中,生动地感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这篇作品获得了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建议四:关注扶贫攻坚中的优秀基层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 农村干部在村里,工作很辛苦,对他们要加倍关心。

夏长勇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丰碑式的人物。 脱贫攻坚是一段波澜壮阔历史进程,必然会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 十八大至今年两会前夕, 已经有512名干部牺牲在扶贫一线 ,和平年代除了警察队伍之外,有哪条战线牺牲了这么多人?扶贫干部确实不容易,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300万人以上,成绩是一线干部实打实干出来的。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就看领头羊。

宁启文对《传媒茶话会》表示,优秀基层干部就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实干精神、干事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地方扶贫工作的成效。因此,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宣传报道。 这种报道除了要具备一般的人物报道的特征外,要着重反映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和实干精神。 另外,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一次采集、多种方式呈现人物报道,让人物立体丰满。

关注扶贫攻坚中的优秀基层干部,塑造优秀典型,还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红告诉《传媒茶话会》,做好典型人物报道,需要把握好三组关系,既摒弃“高大全”,又讴歌英模;既再现不凡业绩,又关照日常生活;既语言平实,又饱含真情。

 

建议五: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当前扶贫报道面临物质脱贫关注多,精神脱贫关注少的问题。宁启文认为,扶贫报道大都从物质生活着眼, 但是贫困群众的精神状态是脱贫的关键和基础,这决定了脱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杜昌华告诉《传媒茶话会》,贫困群众爱看,扶贫报道才会发挥作用。 这需做到两点, 第一,要站在贫困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报道中要体现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要让他们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第二,报道要实用、贴切,不能浮于表面。

借助电视媒体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优势,海南省委、省政府多部门联动,由海南电视台录制推出《 脱贫致富电视夜校 》节目,全面提供扶贫政策、种养技术、产销信息、就业需求、诚信文化等各类培训内容,至今已推出80多期。据了解,贫困群众十分爱看,激发内生动力效果明显。

 

建议六:做好舆论监督,但出发点必须是积极的、善意的

 

舆论监督是媒体特有的职能,在扶贫报道中要用好、用足,但不能用过头。

宁启文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好的舆论监督概括起来有三点, 一要科学、依法依规。所有的扶贫监督报道都要建立在科学依法报道的基础上, 这是舆论监督报道服人的基础。 二要准确,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不疼不痒, 这也是舆论监督能够成立的前提。 三要进行建设性监督。监督不是为了单纯的批评,而是为了把扶贫工作做得更好。 因此,必须要有建设性的意见,监督才真正有意义。

张晓红认为,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 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思想中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即: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进行舆论监督时特别要注意,不应把批评的矛头对准那些群众有意见而我们工作中因限于目前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让人民知道,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舆论监督报道揭发的事实务求准确。涉及党的一级组织和政府的批评,要持慎重态度,不能先入为主。要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得出合乎事实的结论。

 

传媒茶话会》评论:

如果说扶贫报道防止偏差需上接“天线”,那么扶贫报道追求出彩则要下接“地气”。记者不能将“三贴近”要求当套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好扶贫报道,媒体真的离不开它。

光看现成的文字材料,脱贫攻坚报道难出彩。 不沉下身子到扶贫地区实地看一看,哪会知道西北曾有偏远的地方一年四季喝窖水,上面漂浮着羊粪蛋?不与贫困百姓真心说说话,哪会知道西北曾有地方的妇女来例假用不起卫生纸,只能用鞋帮?不进贫困家庭的门瞅一瞅,哪会知道大湘西摇摇晃晃的木板楼里火坑上吊个空荡荡的锅,家里没一件像样家具?同样,不深入贫困地区采访,媒体记者哪会知道扶贫更要扶志,扶贫更要扶智,扶贫更需要干部领路?

    贫困土地在上演着什么故事,记者只有用脚去丈量,才能真切感受到大地深处的心跳。只有坚持“三贴近”,记者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脱贫攻坚为何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精准扶贫为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 只有践行“三贴近”,记者才能用脚走出扶贫的责任,才能用脚走出扶贫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