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媒体丝路行:建文明标杆城 理念深入人心

17.12.2015  14:48

 

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绿树成荫生机勃勃。

   海口网厦门12月17日消息 (特派记者李晶晶)市民的文明素养和行为,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品格。自2005年起,厦门连续4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今年来,更是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广泛发动、倡导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行为规范,向不文明行为说“”。对于当前海口“双创”工作,这无疑有着许多可借鉴之处。

   凡人善举树立榜样

  行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不时能看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公益广告。据了解,“共同缔造”治理方式的导入,早已成为当地市民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自觉行为。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和南普陀寺联合发起践行垃圾不落地等6类公共文明准则的“善心善行365”活动;海沧区率先出台《海沧区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打造文明行为示范学校……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为市民时时、处处做出文明表率搭载平台。

  “善行人人可为,日日可为”,根据“日行一善”的理念,厦门开发推出了“善行”APP。市民可登录签到,写下当天所做的善事,并与朋友分享。通过记录与传播善行善举,发挥行善者榜样作用,带动更多人行善。

  解文明城市“新难题

  城市发展新常态下,文明创建同样面临新难题。为整治不文明交通乱象,厦门市成立义务交警队,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参与协助警务工作。通过参与路面交通协勤,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

  为持续完善考评机制,促进创建常态,厦门创新测评方法,引入媒体作为第三方测评者,并成立“文明创建暗访团”,根据群众投诉的公共文明行为热点问题每月深入城市暗访。

  如何长效提升文明风气,是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老难题”。厦门以社区书院为平台,全面推行文明讲堂,吸引了不少家长带孩子“听课”,“自己学好了,还可以回去教给孩子。”专门从霞阳赶到兴旺社区听课的市民杨美珠赞不绝口。

  营造爱管“闲事”氛围

  塑造市民公共文明行为,不仅在于引导市民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更是要倡议众人敢于发出劝导制止的声音,相互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向不文明行为说“”的良好氛围。年初,厦门市委文明办与当地媒体面向社会征集“十大不文明行为”,在全市掀起“举报”不文明行为的热潮。通过曝光市民身边常见又易被忽视的不文明行为,明确市民公共文明行为规范,启动“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

  同时,以“文明小白鹭”为文明理念宣传载体,开展“文明小白鹭、陋习我说不”系列活动,推动“文明小白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宣传,营造起人人爱管不文明行为“闲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