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海南提高门诊挂号费:初诊最高300元

27.01.2016  12:24

      原标题:委员建议海南提高门诊挂号费:初诊最高300元

      1月25日,海南省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在海口开幕,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海南医学院王家辉、杨世忠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海南省提高门诊挂号费的建议》,提出大幅度提高医生的诊查费,让医生通过提高诊断和疗效水平来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不是靠多开药、多检查、多处置,从而大幅度降低患者在无效治疗上的费用。

      《建议》称,“以药养医”是当今医疗行业一大顽疾,是造成当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患者诊疗疾病的花费中,医生只是得到很少的份额。按照现今我国的工资制度,医生的基础收入与其他行业在相同职称的条件下,没有区别。而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药品和检查、处置费,因此,医院要想提高收入,就得多开药、多做检查、多做处置,然后将其中的利润扣除医务人员的基础工资后,将剩余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做为科室的奖金。然而,疗效就不是考察一个医院、一个科室、一位医务人员的最重要指标了。医生多开药、多做检查、多做处置对个人、对科室、对医院都有极大的好处,主管部门对医院的评价也将医院的总收入作为考察院领导政绩的最重要指标。

      近年,国家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了医保的投入。然而,老百姓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多;国家的医保年年超标。因为医生只有让患者花更多的钱,才能给个人、集体、医院带来更多的好处,院长们也因此有了政绩,皆大欢喜。只是,苦了老百姓,浪费了国家的资源,甚至导致形形色色的医疗腐败;同时,因为,疗效没有做为医生行医的最终要求,使得大多数医生不会将精力放在业务的专研上,更加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如此下去,未来医疗之能疗效越来越差,而收费越来越贵,医疗纠纷不断发生。

      综上所述,医疗领域问题千头万绪,医改十年,出台了多种方案,多有争议,最后无疾而终。《建议》认为,医生和患者是诊疗过程的主体,解决上述问题最关键的办法是让医生得到尊严和利益,让医生想办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最直接的办法是大幅度提高医生的诊查费(即挂号费),换句话说,就是让医生通过提高诊断和疗效水平来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不是靠多开药、多检查、多处置;同时,立法严厉打击过度检查及过度治疗,大幅度降低患者在无效治疗上的费用。

      对此,委员建议,逐步提高国优专家挂号费,将挂号费等级差异逐渐拉大。参照全国各省情况及海南经济现状,设立特需门诊,提高国家级名医、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国优专家门诊诊疗挂号费用,将挂号收费标准从低设置,初诊分为300元/次、200元/次、100元/次,复诊减半,同时,降低药品价格。这样可分流部分患者,平衡不同级别医师门诊就诊患者数量,直接减低疑难病及危重患者的就诊压力,并特别有利于医生提高自己的业务,逐步减少、直至杜绝无效治疗,降低整体医疗费用,进而减轻患者的负担、国家医疗资源和医保资金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