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咂摸青奥的滋味

25.08.2014  12:21

  南京青奥会赛程过半,此前并不为人熟知的青奥会已然勾勒出自己的清晰轮廓:赛场之内赛事有序推进,赛场之外欢乐有增无减。

  直至南京青奥会开幕前,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青奥会为何物,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青奥会的付出与奉献。而今,再问同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是世界各地年轻人的聚会,这是教育、文化与体育融合的赛会,这是对分享的体认要高于对成绩的追求的盛会。

  对于青奥会,人们最初的认知是青涩的。如果将青奥会比作一颗青橄榄,很多人直到如今才算咂摸出这颗青橄榄的真正滋味。但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赛会,却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人们体育赛事的刻板认知。

  或许就在自拍成为潮流、快乐成为基调的当下,回过头再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现场自拍的惊人动作,再听巴赫喊出的“让体育回归教育”“未来奥林匹克应超越竞技”的惊人之语,人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奥林匹克运动同样走到了改革与守成的十字路口。

  其实,真正促使人们读懂巴赫的原因,不仅仅是巴赫身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身份,更多则来自人们对青奥会的直观感受:比如青奥会上并没有设立成绩排行榜,但这并不影响参赛选手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比如赛前始终紧绷着弦儿的南京曾为种种烦恼困扰,但当大赛启幕放松下来之后,南京的收获颇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效。

  不被过时的经验捆绑,不被表面的浮华迷惑,不妄下结论断章取义,不固执己见偏安一隅,顺应潮流发展,遵循规律开拓,这或许就是由冷转热的南京青奥会带给中国体育如何做到由大转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