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大特招班:琼津10年培养285名少数民族本科生 156名毕业生有116人回琼工作

22.08.2015  22:04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一个地区的振兴发展,和当地的教育密不可分,2006年,在时任省委副书记罗保铭的直接促成和积极推动下,海南与天津科技大学签订省校合作协议,决定天津科大每年为海南培养一批少数民族特招生。10年间,共招收285名少数民族本科生,截至今年已毕业156人,其中9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16人回琼工作。十年磨一剑,每个学成归来的特招班学子,就是一个带领民族地区乡亲拔掉穷根的火种。

天津科技大学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项目,从当初酝酿,到后来成功实施。十年来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罗保铭多次为特招班学生送行,前往天津科技大学探望慰问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的学子们,并召开座谈会,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  提高本领  饮水思源  报效家乡”。

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民宗委等有关部门对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工作最大限度地给予倾力支持,最近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天津科技大学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打实的支持举措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期声: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方光荣 

(年项目安排金额  从06年的20万元  增长到目前的180万元  10年共安排了970万元)

各市县对培养工作也全力支持,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十分关注学生就业问题,省就业局积极跟踪学生就业情况,每年都收集和整理特招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组织多家企业,召开海南民族特招班毕业生专题招聘会。

同期声: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副局长    赵微

(是针对我们特招班回来的学生,重点为他们量身订做的岗位,为大家搭建这样一个求职跟用人双方的一个平台。)

所用离不开所学,天津科技大学在培养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强调综合素质,为海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通过及时跟海南省教育厅沟通,听取海南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海南企事业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海南民族学生培养目标。

同期声: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李旭炎

(把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  作为我们海南省下一步发展的  一个重要的人才战略资源来培养)

同期声:天津科技大学校长  王硕

(为海南省的需求  或者其他的需求  来量身定做  来培养人才)

自2006年来,天津科技大学共招收了10届285名海南少数民族学生,已毕业6届共156人,回海南工作的有116人。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愿意为民族地区的发展默默付出的少数民族干部代表。

张太明,是天津科技大学民族特招班2009级学生,毕业后回到海南,考入琼中营根镇新朗村委会担任主任助理,通过自己的细致、耐心和努力,帮助村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同期声:天津科技大学2009级学生  张太明

(未来的话,如果有机会,我还会一直干下去,为家乡多做点贡献。)

林剑,是来自白沙县芙蓉田农场的壮族小伙,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海洋技术专业,2013年6月回到海南后,成立了一家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同期声:天津科技大学2008级学生  林剑

(所以我是想在这个  海南海洋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些什么东西  我就提供些什么东西)

在天津科技大学海南民族特招班的众多学子之中,第四届的凡仁福还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同期声: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  凡仁福

(更深入层次的提高  还有积累自己知识的技能  将来能够为海南的海洋更好的服务) 

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大山,赴天津求学,又回家乡建设海南。在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是琼津合作的10年硕果,看到的是,下一个10年,琼津深化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广阔前景。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