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赛民:大数据时代 城市网络形象助推城市建设

15.08.2015  18:02
段赛民:大数据时代 城市网络形象助推城市建设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新华社·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段赛民在作《大数据如何量化城市网络形象》的演讲。

   海口网8月15日消息 (见习记者 陈五男摄影报道)“城市的网络形象是软实力,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没有良好的城市网络形象,不可能获得很高的现实评价。”15日,在第二届中国城市舆情服务联盟年会上,新华社·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段赛民以《大数据如何量化城市网络形象》为题做了演讲。

  “‘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段赛民表示,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决策效率,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具有主要作用,它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新空间,将助力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网络形象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一大主力,城市网络评价成为关键一环。段赛民表示,城市的网络形象是软实力,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没有良好的城市网络形象,不可能获得很高的现实评价;在“自媒体”时代,城市形象无时不刻处于全方位、多角度的注视之下,网络事件的频发对于城市管理者的舆情处置能力提出更高挑战;网民群体性的差异对城市的评价有着不同的标准。管理者需借助专业机构、科学方法,寻求城市网络形象的判定标准,以此为基础采取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措施。

  据段赛民介绍,城市网络形象指标分为城市基础网络形象、城市政务网络形象、城市商务网络形象、城市社会生活网络形象和城市舆情网络形象四种。深圳继成为改革开放第一个经济特区后,在移动互联时代再次成为第一批“新媒体特区”,被称为中国“最互联网城市”。在演讲中,他以深圳为典型代表,分析深圳创造的政务、商务、社会生活、舆情网络形象的新“深圳模式”。

  在《2014年城市与县域网络形象排行榜榜单》中,海口位居全国第28。段赛民对海口城市网络形象的管理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加强城市宣传,提高城市网络影响力,加强城市网络宣传,提高正面信息占比,保证城市曝光量,同时提升信息质量,并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等继续作为重要宣传点;第二,进一步推进政务新媒体运用,提升网络履职能力,加强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双微”平台运用,牢握移动互联网趋势,推动移动电子政务发展;再者,关注舆情高发风险点,进行重点监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