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大学生足迹遍全岛寻访老兵抗战故事

27.08.2015  16:40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寻访团(海南大学致远传承队)

 

 

人民网海南视窗 】海口8月14日电 “这个暑假过得特别有意义,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寻访抗日老兵的活动,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去了解这段历史。”来自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李庆庆告诉记者,自己这个暑假没有回家,就是为了参加学校寻访老兵的活动,“以前都是从课本上、电视上看到虚拟的战争情况,从他们回忆的过程中可以很真实的了解到日军侵略时残忍的暴行,而革命老前辈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毅力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历史,缅怀抗战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人民网推出“全国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寻访团(海南大学致远传承队),在指导老师崔建兵的带领下,赴海南省抗战战场与红色根据地等地方进行参观调研,实地学习。

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倍加珍惜现在

94年出生的李庆庆来自河南,是个看起来有点羞涩的小姑娘,但是队友评价她可是实打实的“女汉子”。“在寻访活动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负重徒步,庆庆就是典型的小女汉子,我们也很自豪能有这样的女队员。”队员小邓评价道。

说起这次特殊的“暑假实践”,李庆庆满脸兴奋。“寻访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苏英銮老战士,她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只能卧床与我们交谈。回忆在极其艰苦的抗战条件下,不断学习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并带动身边的群众加入抗战队伍。在参加琼崖纵队先锋队时,她在家乡琼东做通讯员,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敌人的阻击身中两枪,倒在荆棘丛中满身刺伤,昏迷两天两夜才苏醒过来,幸亏被路过的村民及时发现,才得以幸存。最后,她拿出抗战时期的纪念品和一枚个人勋章与我们分享,它们见证和记录着当年那段艰难岁月中的光荣事迹。

听他们回忆过往的时候非常震撼,这种顽强的毅力是我无法体会到的,第一次这么真真切切地触摸到历史残酷的一面,我们必须得学习和传承先辈们的抗战精神!曾经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士们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大多数记忆都模糊衰退了。但对于抗战的那段历史,他们始终铭记于心,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李庆庆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铭记历史,才会珍惜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红色精神永不过时更不会失落于时间

今年22岁的门宝锋来自甘肃,现就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这次寻访队的队长。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寻访中确实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前段时间海南阴雨天气较多,早上七点出发天还下着雨,非常不便。”他讲述了一次难忘的经历:“有一次去文昌,阴雨天气,因为线路规划不完善,大家至少步行了7公里以上,将近两个小时,特别累。到了饭点也没法吃饭,大家就吃了一点先前在超市买的面包,直到下午三点多才顺利返回吃了些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女生没有一个弱者,男生则一个比一个强。最终每个人都坚持到了最后,没有人放弃!

他回忆道:“8月8日,我们一行16人去了琼海吴慧民爷爷家中,98岁高龄的他看见我们来的都是大学生,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抗战时他是排长,有一次带领60多个人阻击日本侵略者,这场战斗打了7天7夜,队伍最后打剩4、5个人,弹药和粮食补给只够两天的份量。但是他们靠着保卫家国的信念,毅然接着坚持了整整5天,最后取得了胜利!

门宝锋感慨道:“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然过去,但红色精神却永不过时更不会失落于时间,这是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纪念碑永驻人间,战士们的故事也将永远留存。通过此次调研采访,唤醒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之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本领,增添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这将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历史课

对于学生们的寻访工作,指导老师崔建兵高度评价:“学生团队从六月份开始,做了长期的准备工作,他们去了省博物馆和史志办公室查询材料。在期末考试的那段时间,同学们在准备考试的同时还要去设计寻访路线,发掘身边的抗战老兵。在整理发掘资料的过程中,大家克服了非常多的困难,包括艰苦骑行,好几公里的徒步跋涉,还有在外用干粮充饥等,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能吃苦的优秀精神,这也将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历史课”(冯星、符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