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跨境电子商务有待规范 让“海淘”市场淘出金来

11.06.2014  11:39

      越来越多消费者加入“海淘”大军,跨境电子商务有待进一步规范

      让海南“海淘”市场淘出金来

      足不出户,轻点鼠标,不需要前往海外,便能通过互联网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化妆品、箱包、服装、美食……近年来,随着跨国网络代购这一新商业模式的井喷式发展,“海淘”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近日走访我省相关部门以及一些消费者了解到,“海淘”市场“欠规范”的问题有待破题,物流周期长、产品质量缺乏保障、价格竞争力待提高等制约着“海淘”市场的发展。海南“海淘”呼唤更阳光。

      “海淘”品种多

      海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海南口岸个人邮递物品进出境约6.5万件,进出境快递约4.2万件,同比增长46.9%,其中邮政快递约4.1万件,非邮政快递不到1000件。在进出境快递中,七成以上为进境快递,其中不少是以“海淘”邮包和快递方式开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一些消费者介绍,之所以喜欢“海淘”,缘于“海淘”产品在价格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名牌皮包、高档化妆品等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差距很大,有些款式在国内根本买不到。

      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注意到,目前海南“海淘”大军的“海淘”产品种类不少,不过一些国家禁止携带、邮寄入境的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也成为“海淘”人群的采购对象,给我国生态、农业等领域带来安全隐患。

      据统计,去年,海南检验检疫邮检工作人员共截获禁止入境动植物产品112批次,同比增长229%。

      物流瓶颈有待破解

      “海淘”市场炙手可热,与价格因素关系不小。除了产品本身的售价外,运费和关税是海淘的主要成本。

      针对“海淘”商品,到底怎样征收进口税?海口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海关总署2010年第43号公告,个人邮寄进境物品,海关依法征收进口税,但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个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800元人民币,寄自或寄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超出规定限值的,应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除价格外,一些“海淘”族抱怨海淘产品物流周期太长、海外商家不支持售后服务等。

      “目前海南仅有国际邮件类监管场所,还没有海关快件类监管场所。”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指出,缘于此,进出境快件物品需要在广州申报或转关至海南按照货物进行申报纳税,快件收发货人需要来回奔波,通关成本较高、通关效率较低。

      跨境电子商务潜力待挖掘

      近日,位于澄迈老城的海口综合保税区国际商品展示中心正式开业。另外,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与厦门优传供应链有限公司签订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合作协议”,国内第一家电商保税店“保税店.com”落户海口综保区,为诸多消费者增添了“海淘”途径。

      厦门优传供应链有限公司总裁王海说,“保税店.com”的建立目的是把海淘阳光化。“‘保税店.com’有三大优势。”王海介绍,一是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国外商品以货物的形式进入保税区时,口岸监管部门将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售后服务有保障。二是价格更具竞争力,批量采购提高了议价能力,国外商品采购价将更低。三是物流时间有保障,从保税区拿货时间短。

      目前,海口综合保税区正积极协调商务、海关、检疫等部门,配合市政府申报将海口市列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积极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名词解释

      “海淘”:即海外购物,是指通过互联网获取海外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信用卡号码,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或是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回国,付款方式一般为款到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