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首现埃博拉病毒疑似病例 曾到肯尼亚游玩

30.07.2014  18:53
中国香港首现埃博拉病毒疑似病例 曾到肯尼亚游玩 - 海口网
中国香港首现埃博拉病毒疑似病例 曾到肯尼亚游玩 - 海口网
中国香港首现埃博拉病毒疑似病例 曾到肯尼亚游玩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扩散蔓延,全球响起警号。香港也接获一宗怀疑个案,目前患者已被隔离治疗。

  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返港的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在伊利沙伯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特征包括突发性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在某些情况下更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暂时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方法,潜伏期为2至21天。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源尚未查明,但不少研究者认为是从动物身上传染而来。目前已有乌干达、刚果(金)、加蓬、苏丹和科特迪瓦暴发过人类感染事件。

  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几天后会出现发烧、头疼、关节和肌肉及喉咙疼痛、周身虚弱等症状,许多患者还会出现体内或体外出血;另有人打嗝、眼睛又红又痒。感染一周后病人会胸痛、休克,甚至死亡。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标准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