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侨联:积极履行服务职能助力垦区改革发展

23.12.2014  17:51

  2009年以来,海南农垦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期,产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使海南农垦侨联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新形势和迎接新挑战,海南农垦侨联适时做好工作策略的调整,2009年9月在南田农场召开的海南农垦侨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从顶层着手做好海南农垦侨联工作的总体设计,提出了海南农垦侨联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近年来,海南农垦侨联紧密围绕海南农垦发展改革的大局,从加强服务职能、改善民生和提升发展经济能力入手,立足以人为本、服务侨民的工作宗旨,切实加大服务工作力度,积极发挥侨联维护归难侨队伍稳定、维护与发展侨民利益的作用,为助力垦区加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着力加强服务, 提升归难侨自我发展能力

  政企分开、社企分离以来,海南农垦侨联的侨务行政职能全部移交属地管理,从“服务型和行政型”并重的人民团体,转变为单纯的“服务型”社团组织。在做好对接工作的同时,海南农垦侨联也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以全新的理念抓好垦区侨联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侨联的服务职能,有效提高归难侨自我发展的能力,垦区各相关农场的侨联组织积极行动,乐光农场侨联结合该场合作社发展模式成立了三级侨联组织,形成了侨人管侨的服务机制;南滨农场侨联充分发挥侨联组织以及侨联骨干的积极带头作用,在解决难侨群众生产用地、饮水、助学及扶贫济困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红明农场侨联带领归侨侨眷大力发展自营经济;东昌农场侨联积极协助农场搞好华侨华人来场考察农业项目的接待工作,帮助退休归侨申办各项政策补贴……在垦区各级侨联组织和广大侨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农垦侨联事业与时俱进,稳步发展。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侨民队伍和谐稳定

  面对海南农垦发展改革攻坚期新形势对垦区侨联工作的新要求,海南农垦侨联立足新形势,瞄准新热点,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在工作中确立为民的理念,弘扬敬业的精神,发扬务实的作风,有效维护了垦区侨民队伍的稳定。

  为了切实维护好侨民的利益,海南农垦侨联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了解侨民呼声与诉求的平台,加强对基层侨务信访干部的培训学习,使他们了解时事政策,熟知法律法规,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意识和处置信访事务的能力。

  在省侨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海南农垦侨联建立了农垦法律咨询服务站,为归侨侨眷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协调处理涉侨案件。同时建立了侨联工作信访工作制度,畅通归侨侨眷信访渠道,要求侨联干部通过热情接访、主动下访,了解归侨侨眷的所难、所想与所求,并通过尽责处置和尽力协办解决好归侨侨眷的所难、所想与所求。2013年,省农垦侨联共协调处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及法律咨询事务14批80余人次;联合农场、县政府相关部门解决了上访群众反映的涉及工资、养老金、医疗保险、建房、饮水、道路建设、子女入学、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协调解决了中建、中坤、龙江等农场归侨侨眷因为批工、社保、住房、土地、道路和饮水安全问题等集体上访事件;并对涉及司法途径解决的案件,帮助他们通过省侨联法顾委律师团进行依法维权与解决。

  与此同时,海南农垦侨联还积极为归侨侨眷争取相关补助资金,把扶贫济困、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如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对归侨侨眷中的鳏寡孤独困难人员、残疾人员给予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困难补助款,去年共核定1080人次,发放补助金64.8万元,共核定符合归难侨退休享受生活补贴人员176人。在2013年金秋助学活动中,争取有关部门资金支持,帮助12名困难归难侨子女圆了大学梦;在每年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深入到特困归难侨家中走访慰问,送上慰问金和物品,今年春节前安排15.2万元,分别拨付给安置归难侨较多的农场开展慰问活动,全垦区共慰问4217人。

  在垦区归难侨危房改造建设过程中,省农垦侨联更是加大了沟通协调和跟踪督促的服务工作力度。着力抓住解决难点问题,通过现场办公的办法,协调好归难侨与农场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受益人与难侨职工的相互利益关系,解决好建设用地问题,促使垦区归难侨危房改造建设项目得以全面实施。龙江农场卫星分场侨队因并场队干扰和建设用地未能解决,其住房建设拖了近三年未能动工,经协调划给侨队建设用地后,该分场建起住房51套,超额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垦区各农场和基层侨联结合建设职工幸福家园民生工程,抓好侨队通路工程、安全饮水和住区环境的的改造建设,全垦区归难侨危房改造建设的超额完成和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的优化,有效保障了归侨侨眷队伍的稳定和安居乐业。

  着力经济建设,带领侨民勤劳致富

  在海南农垦体制改革创新的进程中,省农垦侨联不断拓展侨联工作的新领域,以带领广大侨民勤劳致富、发展好侨民根本利益为己任,给力广大侨民产业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垦区侨联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切实加强垦区基层侨联组织和侨联干部骨干对侨民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省农垦侨联在找准工作定位、理顺上下关系的同时,针对侨联干部基本上是兼职,责任大、利益小、任务重的特点,注重做好侨联干部骨干的培养与任用,建立健全三级侨联组织,在基层侨联组织构筑严密的组织体系,并形成了侨联事业、侨民事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团结侨民、凝聚侨心和发展侨业、致富侨民的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使基层侨联组织真正成为“归侨侨眷之家”,侨联工作者真正成为“归侨侨眷之友”。如乐光农场侨联创新性地推行“以侨治侨”工作机制后,打开了侨民队伍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以侨富侨”的明显成效;中建农场侨联在维护侨民队伍稳定、带领侨民发展生产和关心侨民生活等做出了积极努力,侨队共种植胡椒1万株、槟榔10万株,引领广大侨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为更好地引领侨民发展产业经济,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与发展广大侨民的根本利益,省农垦侨联抓住省农垦总局近年来成立农业合作社的契机,在编制成立基层侨联小组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把建立侨联小组和成立合作社有效结合起来,相互融合,联动推进。垦区各农场侨联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广大侨民报名加入农业合作社,促使侨民的自营经济从原来自由化、分散化式的经营步上组织化、标准化经营的轨道,在农场侨联和合作社双重组织的引领下,使侨民的自营经济创出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乐光农场侨联先行按照合作社发展模式与成立三级侨联组织有效结合,使入社侨民在产业统一经营、产品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中增加了经济收入。红明农场侨民在参与“红明红”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中,今年的荔枝又获得了增产增收的好效益。

  为了垦区侨联经济和事业的发展,省农垦侨联还积极与社会联系,为侨属企业引资金引项目。2013年成功引进了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与东兴农场合作,把原已荒废多年的椰子综合加工厂(原联合国无偿援助项目)进行改造扩建成槟榔青果加工厂。该项目2013年6月已经国务院安置难民办公室批准。该项目的建成,既提供了归侨侨民再就业岗位,解决农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海南农垦侨联还主动争取省安难办的支持,多渠道帮助归难侨子女增加就业机会,对归难侨进行种养殖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在三道、金江、山荣、东兴等农场举办8期高效农业技术培训班,共1220人参加;在省华侨商校和省财税学校各举办一期为期三个月的烹饪、汽车维修、计算机、财务会计、美容美发、酒店管理等8个项目就业培训班,共有61名归难侨子女参加;免费举办了汽车驾驶培训、烹饪、酒店管理、收银等短期培训班,共有60名难侨子女参加培训,另有20人参加大专函授班学习。

  ……

  近几年来,省农垦侨联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面向未来,海南农垦侨联已经蓄势待发,将进一步发挥侨联独特优势与作用,积极履行侨联的服务职能,为垦区经济社会和侨联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链接:

  记者获悉,在今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通报表彰中,乐光农场侨联被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 海南农垦侨联副主席周桂兰被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个人”;方思琼、卢华宝、吴奇文、温广辉等4人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们是工作在侨联战线的先锋战士,是海垦人的荣誉与骄傲,他们以行动助推垦区侨联事业的发展,我们为他们喝彩,为他们鼓劲!(记者 宋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