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怎样才能拎得清?海口市民纷纷提建议

24.07.2019  11:41

      日前,《海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广泛关注。南国都市报记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垃圾要分类首先要对《意见》中规定的四类垃圾具体都包含生活中遇到的哪些垃圾,尽可能出台指导细则,引导市民扔垃圾。其次,对垃圾桶的设置建议全省统一、科学合理设置。

      参与本报问卷调查市民仅两成有垃圾分类习惯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通过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日前,海南省住建厅就《海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引发新一轮关于生活垃圾分类话题的讨论。为了客观、广泛地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南国都市报近日发起了网络调查问卷,邀请广大市民参与调查和表达意见、建议,共回收有效问卷534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34名参与者中,仅有121人有垃圾分类习惯,占比22.66%。

      参与者中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年龄在24岁-40岁之间,属于中青年群体,且学历为大学的人数超过一半,为279人,反映出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年龄整体结构偏向年轻化,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对垃圾分类话题比较关注。

      建议1

      政府积极引导

      “出台垃圾分类指导细则”

      《条例》规定我省生活垃圾分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

      条例对四类垃圾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说明,如湿垃圾,指家庭、农产品市场、餐饮单位及大型食堂产生的垃圾;干垃圾,指个人在单位和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除有害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废弃物。

      不过,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对垃圾的分类仍不清楚,比如没有喝完的椰子、用过的尿不湿、进过水的衣物或毛巾等等处于干湿分类比较模糊的垃圾,究竟该如何处置。

      “政府应出台指导细则,方便简捷易懂,便于大众轻松分类。”参与调查的市民建议。

      建议2

      完善基础设施

      “全省垃圾桶设置应统一”

      有受访者介绍,目前海口市区公共区域和住宅小区、商场已经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分类垃圾桶,但设置比较单一。

      “很多垃圾桶写的是可回收、不可回收,也有一些写的是干垃圾、湿垃圾,这些垃圾桶的设置非常笼统,应学习北京、上海等地,随着垃圾分类进行,要重新设置。”受访者说。

      此外,也有市民对垃圾分类收集提出疑问。“现在的垃圾桶有贴干垃圾湿垃圾,但是垃圾车都是一车装走,垃圾分类感觉没有落到实处,市民前端将垃圾分类,处理厂末端处置也会分类处理吗?”

      对此,受访者认为,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各环节的监管,确保前端分类工作不会浪费。

      建议3

      改变垃圾包装

      “不同类别用不同垃圾袋”

      据了解,一些市民在生活中有垃圾分类的习惯,但当不同垃圾出现在眼前时,基本上都会选择塑料袋将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包装。

      因此,采访中也有市民提出,既然垃圾要分类,那包装垃圾的垃圾袋是不是也应该分类?

      “现在市场上的塑料袋多种多样,我们包装不同垃圾,是不是也应该用不同的垃圾袋,这样便于收集后处理?”有受访者提出。

      建议4

      加强宣传推广

      “创作本土宣传画册、段子”

      “看新闻和微信,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垃圾分类,而且还出了很多小视频和轻松诙谐的段子,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宣传上做一些适合海南本地垃圾分类的推广宣传用语?”在媒体工作的小杨说。

      采访中,大部分市民认为,海南资源有限,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早日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符合国家和海南的发展理念,所以垃圾分类应该是人人有责,并且要大力宣传,落实到各乡镇、街道,以及农村地区。“希望慢慢普及,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会有很多问题和阻碍,但行则将至,相信会越来越好。”海口新安社区工作人员建议,设置过渡期,让大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此外,市民还建议,应该在全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地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利用多种渠道方式,大力宣传教育垃圾分类的知识。尤其是针对学生,要从小引导垃圾分类,形成良好习惯,进而影响每一个家庭的垃圾分类实践。

      建议5

      推行奖励制度

      “实行积分奖励或有偿回收”

      “最好搞智能分类垃圾机器,分类的垃圾放好,实行奖励制度,比如微信积分换取米油等生活用品,这样才可以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热情。”有市民提出对垃圾分类应该进行奖励。

      记者走访发现,省会城市海口目前已有企业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并通过“积分奖励”和“有偿回收”的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在海口牛北垃圾转运站附近,市民拿出手机扫码关注,在智能资源回收机器中选择回收物类型,接着把矿泉水瓶、废报纸等垃圾放在称重盘上确认重量,将机器吐出的二维码贴在回收物上,随即将回收物投入机器,就可以在手机上等待提现了。

      据了解,这座名为“量心回收”的智能资源回收站自运行以来,平均每天回收各类可回收物317公斤。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智能资源回收站具有贴近产废源头、价格公开透明、计量精确公平的优点,杜绝回收过程中缺斤短两。

      建议6

      应从源头减量

      “惩罚不规范操作居民”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就能减少环境污染吗?除了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呢?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的黄青博士认为,海口应学习国内外垃圾分类的先进经验,建立绿色生活理念,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市民则应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争做生活垃圾分类标兵,并且尽快出台奖惩机制的细则,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奖励,对不规范操作的居民制定惩罚措施。

      “与链条末端的垃圾分类相比,从源头上减量同样不容忽视。”黄青认为,现在的生活中,物品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茶叶、烟酒、月饼等礼品尤为严重,所用的海绵、塑料、泡沫难以降解,更是垃圾处理中的难题,不仅会加重垃圾分类的负担,更会造成资源浪费。“垃圾分类应从源头抓起,个人从自带水杯、购物袋等小事做起,政府全链条动员企业、社区、居民等更多主体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中,才能带来文明新风。”

      您对垃圾分类

      还有啥好建议?

      ●应该普及城镇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毕竟乡下亲人很多都没有这种意识,也不知道该如何分类,政府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大力宣传教育垃圾分类的知识,让乡下老人慢慢接受和习惯垃圾分类,不可操之过急。

      ●危险废弃物应进行及时处置,当然我们也需要个过渡期来适应,希望每个人都保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向国外多学习借鉴,我们的垃圾分类明细太繁琐,垃圾分类的范围要更清晰。

      ●多多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特别是幼儿的相关教育,特别重要!

      ●尽快出台相关垃圾分类政策,比如垃圾分类好可以有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相关的生活必需品,这样才可以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热情。

      ●希望深入小村庄城镇加大力度宣传,上课等。配备专业人员到各小区进行教育与宣传,在学校做好垃圾分类的学习计划和垃圾分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