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或再掀自贸区申报潮 应对GDP下行谋政策红利

11.09.2014  10:17

  去年末今年初,自贸区竞逐“遍地开花”,年初就有12个省市的自贸区方案进入多部委联合调研的阶段,不过,随后由于各地自贸区方案在细节上仍需完善,最终的批复被搁置。如今,面对GDP增速下行压力,多地再次筹划新的自贸区方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也表示,将适时对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将可复制的经验,在面上向全国其他地区逐步推广。

  扎堆

  多地加紧筹划自贸区方案

  近日,有消息称,国务院已向商务部下达通知,要求协助天津、广东两地进行自贸区的框架设计。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两地相关渠道获悉,最新申报方案的确在筹备中,预计在年底前敲定初步框架。

  此外,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宁夏银川、辽宁沈阳等地也都纷纷着手设计自贸区方案,其中,合肥的申报初稿已经编制完成。

  实际上,早在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明确表示东疆保税港区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不过之后天津自贸区被搁置,业内人士认为,从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条件来看,自贸区的根本含义是包含金融开放、自由,但是,天津的经济情况实际上还无法承载自贸区需要的结构支撑,并且自由贸易港区的想法与东疆保税港区已经获得的现有政策非常接近。

  “按照中央的要求,天津的自贸区需要和上海有不一样的特色,除了东疆保税港区外,重新筹备的申报方案中将把滨海新区也囊括进来,不过金融租赁仍是一张主打牌。”一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今年8月20日,天津市自贸区研究院正式成立。

  据悉,广东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已在6月底征求过两轮国家相关部委的意见,广东自贸区覆盖四块区域,分别为南沙新区保税区,前海新区、横琴新区以及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与之前的方案相比,最新方案将更多地复制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

  其中,今年8月,一行三会达成共识,共提出了26条支持深圳前海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具体来看,比如证监会同意深交所在前海设立私募产品的跨境投融资平台,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交易,允许境外企业到该平台以债权、股权等方式进行融资;央行同意前海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到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允许其将募集的资金调到境外使用。银监会除了支持前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外,还支持现有信托公司在前海落户,同意获得离岸业务牌照的中资银行在前海分支机构取得离岸牌照。保监会同意前海开展“深港通”试点,从再保服务率先做起。

  在四川,近期发布的一份《成都市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方案》中,明确了6方面内容,包括实施扩展境外融资渠道;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开展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结算制度;推进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汇制度改革;以及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制试点。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