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家公祭鼎”:160字铭记历史

14.12.2014  22:55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昨天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上“国家公祭鼎”的揭幕,更加突显了公祭隆重和肃穆。其实,远在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有“夏禹铸九鼎以象征九州”的传说,此后青铜鼎成为国之重器,鼎上的铭文记载了各个时代的册封、祭祀、征伐、典章制度等重要史实,历经数千年风雨,铸鼎记事一直是华夏的传统。那昨天公祭仪式上的这座国家公祭鼎是怎样铸成的?它又是怎样承载着我们举国的哀思与民族的情感?下面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国家公祭鼎”由南京艺术学院全面负责设计,是十几位设计人员两个月来艰苦工作的成果。据介绍,国家公祭鼎的设计其实有一个历史原型——1933年在安徽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设计团队反复讨论后认为,“楚大鼎”是抗战时期出土的文物,又是江淮文化的代表,以它作为设计的基础最为合适,大家也都赞成用青铜作为鼎的主要材质。
 
  “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而根据它的造型设计出来国家公祭鼎要大得多,鼎高165厘米,口径132厘米。尺寸为什么要放这么大呢?
 
        据介绍,在最初的几稿中,国家公祭鼎的设计其实更宏伟,鼎高达到两米,但后来这个方案被否决了,因为如此大的鼎不利于人们观看铭文,经过十几次的反复修改才得以最终定型。
 
        在设计的过程中,选用什么样的表面纹饰是最让设计团队纠结的部分。设计团队中曾经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些人觉得要突出南京的地域感,提示侵华日军大屠杀发生在南京;另一方则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应该凝聚成全人类的记忆,不适合突出地方特点。热烈的讨论持续了近一个月,才终于有了结论。
 
        删繁就简,成为“公祭鼎”设计后期的主要原则,鼎身的铭文是记录国家公祭日信息的最关键部分,而铭文的雕刻也是经历了众多取舍,才确定了最终的版本。
 
        以鼎足为界,所有文字被刻在鼎身上的三个部分:左后方和右后方的两面,篆刻国家公祭日的记事文,共两百多字,用小楷书写;而正面篆刻最重要的铭文,一百六十字,用魏碑书写。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鼉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160个字的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遇难同胞的痛悼、祭奠,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铭文铭记历史,传递和平祈愿。
 
 
 
 
    (视频编辑:张秋菊    文字编辑:符云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