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食槟榔在宋代快速传播 海南槟榔沿贸易线路行销天下

12.01.2015  23:27

      原标题:琼州槟榔行销天下

      清末民初我国槟榔分布图。郭声波绘

      槟榔不仅是我国南方传统的中药材和居民日常嗜好品,而且还是古代婚丧嫁娶等习俗中的重要载体,形成了范围较广、独具特色的槟榔习俗文化。这种文化,与槟榔种植、传播与贸易的历史息息相关。

      《长沙保卫战》中提到的槟榔,大多来自海南,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槟榔在国内的贸易路线:以海南为主产区,向全国输出贸易。而实际上,从宋朝开始,海南就在我国槟榔贸易格局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商业化种植:海南最早成功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槟榔种植史。”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郭声波说,西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从南越移植各种奇花异草,种植于上林苑的扶荔宫中,这其中便有槟榔上百棵。然而,槟榔是一种热带植物,难以适应北方干燥、低温的气候,在黄河以北地区种植槟榔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不仅如此,其实最初国内要找一个适合的槟榔产地还是很难的。已故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曾说过,槟榔是赤道雨林中的树种,怕风、怕冷、怕旱,因此我国最初的唯一产地只能在海南岛的一些局部地区,因为西双版纳有寒潮袭击,台湾有风害,温度也不足。只有在海南的热带雨林中可利用地区性即局部地形环境的调节,找到多湿、高温、静风地点来栽培。

      郭声波认为,正因为如此,宋代以前,我国的槟榔产量不多,品质较劣,上层人士消费的槟榔多由东南亚藩属国家进贡而来。海南进贡槟榔始于宋代,数量并不多,最初仅为1000棵。而当时占城国(越南南方)向宋朝进贡的槟榔数量则达到1500斤。鉴于我国槟榔种植范围不广而槟榔需求量大,直至晚清民国时期,国内还需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大量槟榔。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槟榔种植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从何时开始栽培槟榔无从考证。”郭声波说,琼州府于宋代就已开始向朝廷进贡槟榔。据《岭外代答》记载,海南岛最初的槟榔种植集中五指山附近,种植规模比较大,黎族居民获利良多。从各地来岛上贩运槟榔的商人络绎不绝,广州官司每年所收槟榔税就达数万缗。

      到明代,海南岛的槟榔种植范围已从五指山向四周扩展,如琼州府每年额贡槟榔为105斤,由琼山、澄迈、临高、定安和文昌5县分派。槟榔种植在清代几乎遍布全岛,种植槟榔成为岛上居民的首选。槟榔产量大幅度增加,除了销往国内各地外,还约有7/10的槟榔都售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台湾的槟榔种植,曾昭璇先生认为是明末荷兰人占领台湾时传入的,因此比海南晚数百年。对此,郭声波认为可信,他认为人工栽培槟榔和明末清初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的移民密切相关,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同时,嚼食槟榔的习俗随之带入,槟榔需求量相应增加,刺激了岛民种植槟榔的热情。而在两广和云南只有少量栽培,时间更晚。

      习俗传播:沿着贸易线路

      我国嚼食槟榔的历史较早,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就记载了槟榔的嚼食方法。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亦云:交广(岭南与越南)人“以(槟榔)为贵,婚族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槟榔),用相嫌恨。”这说明,最晚到晋代岭南地区就已开始嚼食槟榔。

      “嚼食槟榔的习俗快速传播当在宋代。”郭声波举例说,当时的广州“不以贫富长幼男女,自朝至暮,宁不食饭,唯嗜槟榔。”此时,福建的泉州、广南西路和云南等地,嚼食槟榔的习气亦相当兴盛。

      明代以后,嚼食槟榔的习俗从广东(含海南)逐步向外扩展,东至福建省的泉州府、漳州府,西达广西的桂林府、浔州府(贵港市)、柳州府,甚至是云南元江、腾冲地区也有嚼食槟榔习俗。这些城市,都处于海上丝绸之路或者珠江水系、元江的贸易线路上,或者茶马古道上。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