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喜盈门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不到4个月 偌大工程将在两年内完成

08.05.2015  14:57

      【原标题】喜盈门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不到4个月,偌大工程将在两年内完成——

      所有努力都为尽快开业

        “我是24小时住在工地,可以说是把家安在工地上了。”喜盈门(海口)建材家具生活商贸物流园的承建单位武汉建安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符策刚说,为了赶进度,他很少回家,“现在是怀孕老婆到工地来看我了!”

      在喜盈门项目工地上,像符策刚一样忙的建设者非常多,因为要赶在明年5月28日开业,也就是说要在两年时间里完成正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工程进度,不管是项目业主还是承建方,大家都使出了“全副武功”赶工期。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成为这个项目的代名词。

      政府助力

      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不到4个月

      重点项目投资是拉动海口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近年来,该市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其各项手续的办理均实行绿色通道,为项目实行全方位贴心服务,喜盈门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项目从落地到开工只用了不到4个月,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省、市和龙华区政府的贴心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海南现代美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涛说,该项目2013年底取得土地后,在办理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中,市政府实行特事特办,开通了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4个月完成修规及建设方案设计、规划报建、施工图设计等事项。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市重点办等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市领导多次过问项目进展情况,到现场办公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困难,为项目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保证海口喜盈门建材家具生活广场商业项目按时顺利开工建设,龙华区相关领导亲自挂帅,多次组织公安、城管等20位职能单位领导到项目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土地遗留问题等困难。他们把工作重心下沉至项目一线,把协调服务延伸至项目一线,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种问题,以实际的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

      “政府的高效贴心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投资环境的优良,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海南现代美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福清说,项目前期他们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围墙、道路平整、施工临时水电及临建建设,目前已具备全面开工条件,开工后他们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投入,按时保质赶工期,以回报政府和社会。

      超抢进度

      工地上常年保持近2000名工人

      由于地形原因,整个项目地基东西高差10.2米,自然形成楼层的错层,也就是A区的地面层刚好与B区的地下一层和C区的地下二层比齐。三个区域的建筑呈现阶梯式,别具风格。这样一来,增加了工程难题。类似这样的阶梯式项目,正常应是从低到高进行施工:也就是说先建地基最低的A区,然后依次是B区、C区。但是A区原本是一个大泥塘,非常深,必须先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施工,需要较长时间。

      郑福清说,为抢工期他们采取了逆向施工的办法,即先建C区,然后才是B区、A区。这样一来,为保证先建成的地基较高的建筑不受影响,必须在施工时加建支护桩,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原本在建桩基时可用基础结构;为抢工期采用了少见的筏板技术和独立基础相结合的技术。

      为了超强进度,他们的做法还有很多。

      “正常我们只要备2套模板和钢管就可以施工,一个工作面施工完后再拆卸安装到另一工作面。”郑福清说,为抢时间他们备了4套模板和钢管,工作面响应增加了一倍,“因为底下模板还来不及拆,就直接上新模板。”他们还大幅增加了员工数量,正常36万平方米的体量只雇用三四百人就够了,而这个项目的建筑工地上常年保持1800-2000名工人,是正常雇用人数的五六倍。工程机械也相应加倍,例如现场有11部塔吊,正常只要6-7部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是省重点工程,为了完成省市交付的投资任务,必须赶工期。”郑福清解释说,一般36万平方米建筑要五六年时间施工,而这个项目缩短到了2年时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快开业!”

      攻坚克难

      采用多种不一般的施工方法

      “我们这个项目克服了很多工程上的困难。”喜盈门项目工程部经理邵爱兵说。作为我省迄今体量最大的物流商贸城,喜盈门每层都有连廊,内环连廊将几个区域相互连接起来。为了建筑更具现代性,也为顾客流动的通畅性,连廊上没有柱子。

      “技术上,无柱内廊必须有预应力结构,而一般建筑很少采用。”邵爱兵说,如此一来,就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多难题。为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性,施工方采取了普通结构与预应力结构相结合的方式。

      在他看来,这还不是最困难的。由于地形导致的地基东西高差,导致挖出的基坑很深,最深的地方深达13米,而该项目所在地地下水量很大。去年海口遭受百年一遇的威马逊台风袭击,给项目工地造成巨大损失。深基坑内原本地下水位就比较高,台风一来水位更是猛涨。由于水压太大,导致直接从基坑底部冒水。因此,台风还未完全过去的那天晚上零点左右,他们就联系施工、监理、设计、甲方等到现场实地勘察,研究处理措施。最后,他们采用局部增加钢板和槽钢的方式紧急加固,才确保了整个支护工程的安全,从而第二天能正常施工。

      施工的地方距离市政道路很近,只有8米远。挖这么深的基坑传统上要采用坡度开挖,但这样可能导致道路坍塌。因此,他们采用了一般施工少用的垂直开挖基坑的方式,这就增加了造价和难度。因为这样必须先打混凝土桩,形成支护墙,以保护市政道路。“仅仅C区的基坑支护工程就增加造价2千万元!”邵爱兵说。

      郑福清表示,建成后的海口喜盈门建材家具生活广场具有几方面优势:一是项目将引进相关行业著名品牌,形成齐全商品流通有效聚集的大平台氛围;二是项目选择紧邻城市东环城际高铁站,城市配套交通可有效聚集人流商机;三是海口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装饰建材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我们的喜盈门建材家具生活广场将具备配载配送、速递等综合、一体化功能服务,满足客户一站式需求。”

        人物特写

      工地“快手”符国平

      -本报记者单憬岗邓海宁

      在海口喜盈门建材家具生活商贸物流园的工地上,活跃着一批大特区的建设者,他们没有都市青年的打扮,但质朴、坚强、豪放、敢说敢做。他们是支护架工人,正在用火热的心、灵巧的双手,为改善全省物流产业默默地奉献着,并以自己的勤劳苦干赢得了“快手”称号。符国平就是他们中比较出色的一个。

      4月24日,喜盈门项目部的工地上一派繁忙,记者见到符国平的时候,他和工友们正在A区一栋楼房上做木工。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他,上衣口袋里装着一块擦汗的毛巾,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但他做工的速度却非常快。只见他不慌不忙,左手拿钢丝,右手拿钩具,快速地把一排排交叉排放的钢筋牢牢地绑扎在一起,动作熟练而麻利。手腕在钢筋里面上下翻飞,不到半个小时,一个个模板就安装好了,成为一个个浇筑混凝土的“好包装”。

      趁着他工作的间隙,记者和他聊了起来。今年20岁出头的他,是江西人,中等身材、身板结实,浓眉大眼、外表憨厚的他,因为长时期风吹日晒脸色泛着健康的麦色。

      “建筑木工并不是简单的体力活,不是一绑一扎就结束了,它涉及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只有掌握好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保证工程质量。”他认真地说。

      在工友们眼里,符国平一直都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不仅技术精湛,吃苦耐劳,还热心将学习到的技能传授给身边的工友。他凭自己的过硬技术和辛勤劳动,不仅赢得社会的尊重,而且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让木工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迸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几年,他在海南参与建设的工程随处可见,从最初的某楼盘到现在的喜盈门,都有他亲手做的木工。他说:“走在路上,看到海口的变化,我从心里感到很自豪。”(本报海口5月7日讯)

      链接

      喜盈门(海口)建材家具生活广场,占地218亩,综合商业总开发体量达到60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建成后将提供1万个工作岗位,年上缴税收3亿-5亿元。是海南省和海口市的十二五重点项目。2013年12月摘牌拿地,2014年5月动工兴建

      该广场地处海口市立体交通枢纽“动车东站黄金商圈”内,项目倾力打造海南建材、家具、灯饰软装、茶叶的总代理基地和总代理孵化基地,集SOHO办公楼、酒店式公寓、品质住宅为一体,落成后,将成为海口“最生活、最家居”的大型主题城市综合体。(单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