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报废物品须防“次生危害”

23.09.2014  17:25

  台风“威马逊”“海鸥”接踵而至,造成海口大润发国兴店在顺达路的一个仓库严重损毁,仓库内价值2300万的各种食品、日用品被水泡日晒几乎报废。今天上午,大润发组织人员销毁这些货物时,却遭到当地近千人哄抢。现场最终在警方的维持下被控制。(9月23日南国都市报)

  将无法再上货架的受损、变质等商品及时清理报废,对于商家来说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国兴店清理报废商品却遭遇上千人哄抢,委实让人感到很是意外。相当多的老百姓目前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富裕,竞相将尚存部分使用价值的报废商品“”回家,倒也无可厚非,显然与道德素养没啥关系,但就哄抢事件本身来讲,也不失为一种友情提醒,那就是商家报废商品要尽可能妥善操作,避免“次生危害”。

  首先,店家仓库内集中清理、报废商品何以引来近千人哄抢?内部清仓处理商品,周边群众或者消费者通常不可能知情,老百姓也不可能贸然闯进商家仓库内随便拿走货物,走漏风声暴露商家管理漏洞事小,倘若现场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咋办?

  其次,一般情况下,商家对过期、破损、变质物品往往都是定期或不定期集中处理,相继受威马逊、海鸥台风影响,国兴店仓库受损严重不难理解,但原价值两千多万元货物,何不分期分批动态处理?毕竟并非集中销毁假冒伪劣等需要宣传效果,清理、登记、销毁同步岂不既节约成本,又可以避免可能遭遇的麻烦?

  再者,群众将觉得仍有残存使用价值的东西拿回家消费,贪点小便宜的心理不难理解。既然某些商品特别是食品,已经确定变质报废不能食用的,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那商家就该在清理环节采取必要的破坏性措施,以防患于未然,而不是抛下一句“所引发的不良后果自己承担”了之,这才更显示出商家的应有担当。这无疑也为今后其他商家妥善、有序报废物品提供了镜鉴。(高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