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美丽宝岛 从垃圾减量分类做起

14.07.2014  12:13

  根据环保部报告,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

  海南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但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进出岛人流量的不断增长和本岛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问题日益凸显,优良的人居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乡生产生活垃圾的侵蚀。

  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积极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不仅关乎当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空间,留下一片可以继续想象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的最起码的公民责任。

  面对日趋严峻的垃圾困境,早在20年前,我国就开始倡导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但到目前为止,垃圾分类收集率还不到16%,公民尚未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自觉意识和习惯。由于垃圾未严格分类,导致垃圾的利用水平也相对较低。而在一些实现了垃圾严格分类的国家,一吨垃圾的发电量是我们的3倍。建设美丽海南,不妨从垃圾减量分类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排放,严格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为净化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