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毕业回家养猪 陵水90后贫困生震惊全村

18.11.2016  16:03

      原标题:从贫困学生到带动全村脱贫的“领头羊”,陵水青年崔经信凭技术改写命运:

      “职业教育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实习生陈卓斌

      自主研发陆白二元母猪,拥有1500平方米种猪养殖场地,每年把1200头出栏的内三元仔猪供应给周边养殖户饲养……谁能相信,如今创新、创业“双丰收”的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盐尽村村民崔经信,曾经是一个连学都差点上不起的贫困学生。

      两年多的创业经历,让1993年出生的崔经信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沉稳,“谁来问我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在初中毕业那年,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念书。”

      记者了解到,在崔经信曾经就读的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有80%以上的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根据国家和省里的助学政策,在中职学校就读的涉农专业学生,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课本费,还能享受国家助学金。除此之外,学校还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勤工助学岗位和“爱心一对一”服务。

      在校期间,崔经信系统学习了畜禽的饲养管理和病理处理技能,毕业后他决定回乡自主创业。

      刚开始,他和周边养殖户一样,选择陆川母猪作为饲养品种,但该品种母猪繁育出的肉猪体型短、肥肉多,市场销路不是很好。“学校教给我技术,就是让我带着乡亲们少走弯路,我为什么不试试对品种进行改良呢?”很快,崔经信一边走进市场调研,一边倾听养殖户意见,经过一年多的屡败屡战,最终培育出了广受好评的陆白二元母猪。

      “这个小男孩有点儿真本事!”村里的养殖户口口相传,都愿意到崔经信的种猪场选猪苗、学技术。肉猪品种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琢磨出来了,崔经信是真心实意要帮村民脱贫致富的——“常常看到他义务到贫困户家里普及养殖技术。谁家遇到点养殖难题,他都是随叫随到。”“有时候贫困户来买猪苗,发现价格比以往要低。原来是小崔预判到这批肉猪出栏的时候肉价会降,不想让大家投入太高的成本。”“聊天中知道贫困户资金短缺,他就与饲料公司联系,通过达成合作关系,给大家‘赊’来了饲料”……

      “教好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的工作目标,也是潜移默化深入崔经信心中的信念:“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职业教育带给贫困家庭的不仅是子女上学的希望,更是整个家庭甚至整个村子脱贫致富的希望!”

      (本报海口11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