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城吃面”当事人李刚昨去世 捐出眼角膜

08.09.2014  17:29

  昨天,曾牵动无数人的郑州“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当事人李刚走了。按照生前遗愿,他把眼角膜捐献给了需要的人,将光明留给他人,把爱继续传递。

  去年初,在郑州开面馆的李刚在网上发出一个求助帖,他说查出得了骨肉瘤,需要钱做手术,但家庭条件不好,希望网友们外出吃饭时能到他家的面馆去,这样妻子就能多赚一点钱。该帖发出后,迅速被转发扩散,引发郑州“全城吃面”。素不相识的人不仅来照顾生意,一些人还志愿做服务员,许多人前来捐款。一时间,爱心温暖了一座城。

  在众人的帮助下,李刚做了多次手术,曾一度病情稳定,今年年初,李刚的面馆重新开业。但从6月开始,李刚的病情再度恶化,最终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去世前,他留下遗愿,将眼角膜捐献给他人。7日下午,李刚的眼角膜被成功摘取。

  李刚去世的消息被传到网上后,无数的网友为他点上蜡烛,表示哀悼。一位网友说:“献出眼角膜,李刚的生命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愿一路走好。”另一位网友说:“他走了!带着一座城的爱,带着人间的真情,愿他安息!”据新华社 央视

   新闻快评

   李刚的故事是有尊严的民间慈善样本

  中秋节前,缔造“全城吃面”奇迹的李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把眼角膜当做留给世界的最后礼物。在爱心屡被透支、慈善饱受质疑的当下,这个充满爱与尊严的故事,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去年年初,郑州一家刀削面馆的老板李刚发帖求助,措辞朴实的帖子没有被湮没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反而迅速扩散,网友评价“这种坦率和真诚无法拒绝”。一年多的时间里,郑州市民用一碗碗面表达对李刚的支持,帮助他渡过几次手术的难关。感动于社会爱心,李刚病重后捐出了获赠的轮椅,又主动提出捐献眼角膜。这种正能量的连环传递,是对慈善、信任和尊严最好的注解。

  近年来,一些慈善机构缺乏监管、运作不透明的现象导致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严重缺失,公众对公益慈善的热情下降。另一方面,现存的慈善救助模式多是“授人以鱼”,直接的财物捐赠往往热闹一时,受助者既难体会到平等和尊重,也难以真正摆脱困境。

  “全城吃面”故事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源自民间,源自普通人之间自发的善意,而受助者也选择了最有尊严的方式。李刚不愿接受无偿捐赠,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活下去需要的钱。

  如何重拾对慈善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传播善意和正能量,“全城吃面”给某些慈善机构提供了一个有尊严的民间慈善样本。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