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司机请注意:区间测速来了 “电子狗”要下岗了

29.08.2016  23:34
  电子狗是不少车主的“贴身法宝”,它可以时刻提醒电子眼或测速雷达的存在,让司机们“随机应变”地加速减速,在躲避交警部门监控的同时,尽情地风驰电掣一番。如果,你得意于曾用这样的方式逃避过罚单的话,那么,今后可能要注意了。因为自从有了这个“黑科技”,电子狗统统可以下岗啦!它就是——区间测速。

   逃避超速被拍的老方法不灵了

  很多朋友在开车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超速,被抓到几次以后,很多朋友都有了所谓的“经验”,就是通过“电子狗”提醒,到有摄像头的地方,刹车、减速,这样就不会被拍到了!

  车主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因高速超速50%被扣了6分非常郁闷。“我在高速上每次遇到摄像头都会下意识的踩刹车控制车速,可最终还是因超速被罚款扣分。”最后,在处理超速违章后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拍了,原来黄先生的违章超速根本不是在某个点上被抓拍,处罚中心的民警告诉他是在高速路区间测速段被拍超速50%以上。

  从广东自驾来海南旅游的司机陈先生也表示,自己曾经被区间测速的探头拍到过。“不知道自己如何超速的,只是后来交罚款的时候,民警解释后才明白。

  近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目前,国内多条高速公路已经启用了区间测速监控并依规处罚。海南省内多条高速也准备进入开始试点使用阶段,今后也将会越来越多。

  “两点抓照”计算平均速度判定超速

  那么,什么是区间测速?区间测速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呢?据交警部门介绍,区间测速是通过计算平均速度来判定是否超速。它指的是在同一个路段有两个相邻的监控点,车辆通过这两个点的时候,速度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系统会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只要超出限速就会直接按照超速处罚,比目前占主流、仅测量瞬间速度的单点测速仪要高端不少,现在国内多个地区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试点。

  区间测速的测速设备安装在高速路面的正上方龙门架上,一般采用“两点抓照”的方法,进入区间测速路段拍一张,驶出区间测速路段再拍一张。

  举个例子来说:某高速AB段的距离全长是60km,该路段限速为90km/h,走完该路段全程至少需40分钟。而你进入A监控点的时候是上午10:00,到B监控点的时候是10:30,那么走完这段路你仅用了30分钟,平均速度则达到了120km/h,这就是超速。

   区间测速堪称“电子狗的终结者

  目前高速上比较多的是单点测速仪,测的是瞬间时速,它一般立在中央护栏或者边护栏处。而驾驶员在掌握了测速点信息后,会在测速点前后超速行驶,到测速点时踩刹车临时减速,这样就不会被测速仪摄入。

  区间测速堪称“电子狗的终结者”。在他面前,车载电子狗等设备显得毫无用处。区别于此前的定点测速,区间测速对车辆速度的测算更加精准,习惯于通过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又继续超速的车主来说,简直是无处遁形。

  如果前面超速了,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一段时间,这样一来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长了,区间测速是否就不会认定超速了?或者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保证平均速度不就可以了吗?“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海口交警支队科技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区间测速路段内也会设置单点测速仪,所以任何瞬间时刻的超速都有可能被抓拍。“区间测速仪都配备了一个高清摄像机,把所有数据存储到系统进行对比,即使是变换车道也无济于事,因为电脑系统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比对,不会影响区间测速的结果。所以车主不超速行驶,才是躲避测速仪监拍的真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