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搞愧疚经济学 经济困局无解

27.07.2015  16:49

  中新网7月2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刊文分析,在两岸经济、社会与文化交往如此密切的情况下,蔡英文采取的两岸“冷和”策略,配合在内部采取全面的“去中国化”、污名化,外部则积极加入美日围堵中国大陆的军事同盟,是否台湾整体能撑得下去?针对那些前往大陆发展的群体,蔡英文就是在他们心中制造强大的愧疚感,好像到大陆发展是一种对台湾的背叛。其实,蔡英文的降温政策不会减缓两岸民间交流。

  文章摘编如下:

  事实上,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台湾各界,绝对不可能会因为受限于“冷和”政策,就不往大陆谋求发展。那么,蔡英文为何丝毫不担心呢?

  就算蔡英文若当选以后采取全面降温,台湾的商人仍将继续前往大陆谋求生存发展。她自己想必了解。这在“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陆续开展后,尤其将会如此,届时各省市对台企必定另有多种招商政策,甚至机会繁多,因此台湾企业界在大陆仍有出路。

  此外,鉴于台湾就业市场机会有限,年轻人中生涯规划从大陆就学到就业的人数,也必然日益膨胀,甚至将会络绎不绝,因此而促成两岸联姻的新家庭势必持续涌现。

  简言之,蔡英文的降温政策不会减缓两岸民间交流,而她也不至于硬性介入来切断交流。不过,她必然也不会袖手旁观。她不能在唯物论上找到答案,她就向唯心论上谋求出路。

  众所周知,民进党执政过的“中央”或“地方县市”,生产能量非常有限,民进党自始是以政治掠夺起家,执政后对于企业界进行掠夺,不论是为了政党或为了自身,都明目张胆,而对当局资源大胆分赃,更是肆无忌惮。民进党主要的法宝就是为了“台独”──维系“台独”的根苗、展现“台独”的威势、累积“台独”的能量。

  民进党执政下,其经济发展没有真正的政策,只有尔虞我诈的内部斗争。台湾经济仰赖的是民间自求多福的能力与创意,其中主要是到大陆发展。

  台湾经济困局 毫无化解迹象

  蔡英文的“台独”与自信已经铺陈出了一种特殊的“道德经济学”,针对的是那些前往大陆发展的群体,尤其是发展愈有成就的可能感受愈尖锐。简单说,就是在他们心中制造强大的愧疚感,好像到大陆发展是一种对台湾的背叛。虽然他们协助化解民进党遭遇的经济社会压力,可是他们没有与台湾人同一阵线,而是身在敌营。

  具体来说,这就是一种愧疚经济学。对民进党而言,似乎执政很容易,必要的时候,就会找到人捐输,解决燃眉之急。

  实际上,执政并不容易,所化解的燃眉之急都是民进党自身的燃眉之急,而台湾整体经济发展结构的崩坏,以及因为民进党刻意摧毁所导致的政策断裂,都成为民进党用来羞辱国民党的手段,因而在宏观上,台湾经济困局毫无化解迹象。(石之瑜)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