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说好的干净不抹黑选战呢?

27.06.2015  14:47

  中新网6月26日电 台湾《联合晚报》25日刊文评论台湾2016选战称,台湾选举最不缺的,就是抹黑造谣。洪秀柱通过初选当天,蔡英文送上的祝词盼打干净没有抹黑的选战。无论这是客气话、衷心期待,或者为可能的选战走向撇清责任,这确实是民众的期待。干净选战,两方候选人除了嘴巴说说,也应该付出更多努力约束“自己人”。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选举最不缺的,就是抹黑造谣。尤其网络和政论节目兴起后,候选人不用出手,匿名的“网络乡民”、自以为“媒体人”的电视名嘴,就会高举“言论自由”的大纛,自动扮演打手的角色。这一波的受害者,是洪秀柱。

  自从通过国民党初选,洪秀柱受到“言论自由”的检验,可说排山倒海。从外貌被拿来说是“小夫妈”,几十年前当训导主任时“掌掴学生”,遭受白色恐怖受难者的父亲是“抓耙仔”,都被拿出来讨论。最新上的菜,是“学历造假”。

  其实学历真假,很容易查明。既然有外事主管部门的认证章,又有教育部门的说明,“选罢法”的规定也是白纸黑字,公报刊登的学历认证要件和公务员、学术升等不同。但拿到篮里就是菜的“爆料者”,还是坚持自己想象出来的学历认证法,不同政治立场者也乘机追杀,即便不能再说“造假”,也说是“学历有问题”等。

  政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其政治立场的必然性,但综观类似抹黑事件,名嘴都扮演重要角色。如此次学历事件、抓耙仔说的发起人周玉蔻、温绅都号称是媒体人。但新闻最基本的平衡与查证,这些人爆料当下,显然都没有做到;若是报社写稿,十之八九会被退稿,有何脸面自称“以媒体人角色监督政治人物”?

  当然,进了厨房,就不能嫌热;既然要选举,尤其是竞争地区领导人大位,就必须有面对各种质疑的准备。只是当选举话题已经沦落到“名嘴造谣主导议题走向”时,就已经是媒体的堕落、选举的堕落。

  国民党宣布洪秀柱通过初选民调当天,对手蔡英文送上的祝词是“盼与洪秀柱打一场干净、没有抹黑的选战”。无论这是客气话、衷心期待,或者为可能的选战走向撇清责任,这确实是民众的期待。干净选战,两方候选人除了嘴巴说说,也应该付出更多努力约束“自己人”。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