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候鸟老人余热 释放更多银发红利

15.12.2014  15:01
  为让广大来琼养老的候鸟族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2014年候鸟族文化节全国文体邀请赛近日开幕。(12月13日《南国都市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来海南度假的候鸟老人提供周到的公共服务、精心的社会保障,不仅是各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做好养生养老产业这篇大文章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省既通过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候鸟老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善的“硬件”保障,还不断扩大异地医保结算范围等,为候鸟老人们在就医等方面提供“软件”便利,让候鸟老人们留得住、玩得欢。   以文化活动为例,从海甸岛上到五指山下,从三亚湾畔到博鳌镇墟,各市县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众多的文娱场所,还组织举办了“天涯候鸟春节大联欢”“候鸟族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人们健康养老、快乐养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虽然说,候鸟老人们在特定阶段的集中涌入,给一些市县的公共交通、物资供应等造成了“输入性压力”,但需看到,候鸟老人们不仅自身在衣食住行、保健娱乐等方面有着不小的需求,还带动了亲朋好友来海南消费,“银发经济”正逐步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很多候鸟老人还在城乡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建言,如三亚的老教授协会等机构,就为扩大三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等,提出了不少金点子。   得人者兴。如何充分发挥候鸟老人的余热,让那些热心于海南发展的专家教授乐为天涯鼓与呼,乐为天涯支妙招?在近年来的我省“两会”上,已有声音呼吁要充分利用海南候鸟人群智力资源优势。其实,不仅仅是智力优势,在“人力优势”上,国内外一些城市,也通过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大家争当“城市大使”。如上海、杭州等城市,就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特色,推出“会议大使”制度,聘请本地、外地、外籍专家担任“会议大使”,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境外的影响力和相应领域的专业能力,吸引了一批专业性强、层次高、人数多的国际会议在当地举行。以上海为例,9年间,“会议大使”们已招徕国际会议300多个,参会人数近9万。而这,无疑让我们对海南的“银发力量”充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