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布食品消费提示:四种毒蘑菇千万别吃

23.06.2015  00:54

      夏季来临,各种蘑菇和菌类又成为很多市民餐桌上的食品,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一些蘑菇在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剧烈的毒性,在海南的乡村,几乎每年都有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毒蘑菇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此类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海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2015年第10号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标示了四种常见的毒蘑菇并给出了误食毒蘑菇的急救办法。

      一、常见毒蘑菇

      (一)狗尿苔

      学名半卵形斑褶菇,又称“致幻蘑菇”。菌盖小,半球形至钟形,烟灰色至褐色。误食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但病情发病较快,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二)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常见于黧蒴树的树荫下,一般与树根相连。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中毒表现为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危害极为严重。

      (三)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此蘑菇含剧毒,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四)黄斑蘑菇

      黄斑蘑菇多在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草原上单生或群生。与可食的四孢蘑菇相似,子实体较大,白色,受伤处速变金黄色。中毒表现为头痛及腹泻等病症。

      二、关于毒蘑菇认识的4个误区

      误区1:鲜艳的蘑菇有毒,无毒蘑菇颜色朴素。

      误区2: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误区3: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无毒。

      误区4: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三、误食毒蘑菇急救办法

      因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进食后一般经1-2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如:剧烈呕吐、腹泻并伴有腹痛、痉挛、流口水;突然发笑、进入兴奋状态,手指颤抖、有的出现幻觉等。若出现上述中毒症状要及时实施下列急救措施:

      (一)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二)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压住舌根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三)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的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发生休克。

      (四)对于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四、禁止经营加工毒蘑菇

      发现农贸市场、餐馆经营、加工毒蘑菇的,公众可拨打12331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