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琼泰教育合作日益频繁

13.08.2015  18:42

   汉语热潮涌泰国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况昌勋 蔡潇 岳嵬

 

新育民公学。

 

  6月26日,泰国曼谷,披耶泰路,坐落着一座美丽校园,年轻的大学生在泰式建筑下走过。这是泰国最具声望的大学——朱拉隆功大学,由泰国公主诗琳通倡议成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就在这里。

 

  泰国是孔子学院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汉语热已经持续了10多年,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已从2006年的20多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00多万人。今天,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泰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杜丽娅·阿曼达维娃用“奇怪”来形容,“东盟提倡用英语沟通交流,但是更多的泰国人喜欢学习中文”。

 

   泰在华留学生2万人

 

  飞机落在曼谷机场,走进签证大厅,工作人员一口流利的汉语,会让不少中国游客误认为“还在国内”。

 

  “近年来随着两国的进一步交往,特别是双方旅游业的发展,不少泰国人热衷学习汉语。”杜丽娅·阿曼达维娃说,仅在校学生就超过100万人,如果加上社会上各类培训班,那数量非常庞大。

 

  泰国艺术大学教师燕芳是土生土长的泰国人,却说着一口标准的汉语。她告诉记者,上高一时学校开设了汉语课,她非常感兴趣,就参加了。2009年本科毕业后,她还特意到中国青岛大学就读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

 

  像燕芳这样到中国留学的泰国学生不在少数。目前,泰国赴华留学生已达2万人,这对于只有68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比例极高。“当然,中国也有许多人开始学习泰语,在泰国的中国留学生也达到1.2万人。”杜丽娅·阿曼达维娃说。

 

   琼泰教育合作频繁

 

  在泰国海南公馆大院内,坐落着一所小学,教学楼上用中文写着“新育民公学”。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由泰国琼籍华侨于1921年筹资创办的华文学校——育民学校。1926年,育民学校学生数量曾达到380多人。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公立学校。

 

  “不仅在泰国让子弟学习华文,我们也希望把小孩送回家乡读书,学习中国文化。”泰国海南会馆理事长陈文秋说,1947年他9岁时,父亲把他送回文昌读过两年书,学习中文与中国文化。“现在我们也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华侨中学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每年由海南会馆派送学生到海南学习。海南一些学校也每年选派教师、学生到泰国进行交流。”陈文秋说,“泰国琼籍华侨人数众多,有学习华文的需求,我们也一直在推动琼泰教育的合作。

 

  周佳妮是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现在在曼谷菩提善中学教授汉语。“今年是在泰国第二年,教汉语一年,初中的学生从零基础学起,现在会说几句汉语了,比如‘我是泰国人’‘我家在曼谷’等。一些高三毕业生则考取了泰国名校的汉语专业。”周佳妮说,看到这些学生的成绩,会非常有成就感。

 

   为经济合作打基础

 

  “会汉语的泰国人就业率很高,工资也高出不少。”燕芳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泰的合作日益加深,不管是在工业、经济贸易还是旅游业等,都需要大量的汉语人才。

 

  教育文化交流是增强两地相互了解的重要纽带,是沟通两地人民感情的重要渠道。地处于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海南,自古以来与泰国经济交流频繁,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海南与泰国在进出口贸易、投资兴业、旅游、农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杜丽娅·阿曼达维娃认为,教育文化交流是社会经济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非常愿意与海南在教育方面进行合作,不仅局限于汉语教学,在其他学科方面也应该加强合作,为经济发展与合作储备人才。”(海南日报曼谷6月26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