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海南大学生购物排行服装居首 理性消费应大力提倡

18.11.2016  04:04

  作者 李银

  “买买买,这个月额外消费600元。”“双十一”落幕,某门户网站显示,海南高校“双十一”人均网购超400元。大学生都买了啥?购物排行服装、零食排名靠前,书籍类型集中在考研、英语四六级这种实用类型。

  男生女生消费不相上下

  某门户网站数据显示,这个“双十一”,海南高校男生平均消费494元,女生平均消费598元;男生的网购支出金额与女生不相上下,看来男生也喜欢买买买。从各年级人均网购支出金额看,从大一到大四再到研究生逐年增加,学生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大一的网购率为77.41%,大二的网购率为76.32%,大三的网购率为79.31%,大四的网购率为76.19%。

  大一学生小张说,今年第一次参与到“双十一”的购物大潮当中,男孩子喜欢运动打篮球,购买的商品主要是运动鞋,“双十一”当天购买了一双469元的品牌运动鞋。

  大一学生小符说,来到海南就读大学后,非常想念家乡的美食,今年双十一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家乡的螺蛳粉,花费200元。

  “女生的花销会大些,主要集中在护肤品、彩妆、服装、零食等。”大二学生小李说,今年“双十一”额外消费超1000元。

  海南大学大三学生小陈说,“双十一”网购总共花费500元,购买的多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我觉得经过大一、大二,到大三更成熟一些,消费会更有针对性,更理性。”小陈认为,大三出去实习机会比较多,生活费用也有所增加,其中,服装消费比例大。

  “这个‘双十一’大概花了2000多元,只可惜错过了很多场秒杀活动。”海口经济学院大一空乘专业的小张告诉记者,她购买的商品中,服装的花费占大头,其次是零食。

  “双十一”购物是一种提前消费行为

  在校大学生,多数是没有额外收入,每月只有固定的生活费,多数人是预支生活费用来“双十一”购物。面对这样的现象,海南大学经济学教授王毅武说,“双十一”购物并不是真正的最便宜,卖家总是会给自己留余地。同学们每年在“双十一”花的钱,其实就是一种提前消费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大学生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双十一”的购物,树立理性消费观是很重要的。

  (海口网11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