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诚恳、沟通彰显海洋大省风范

07.03.2015  11:30

 

■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陈蔚林  杜颖

  距离海南团开放日活动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人民大会堂海南厅就已是一片热闹景象——摄像机、照相机准备就绪,笔记本、录音笔一字排开,来自中外72家媒体的112名记者正摩拳擦掌,力争赢得宝贵的提问机会……

  据统计,开放日不仅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还得到了香港商报、南华早报等港澳媒体,以及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国外媒体的充分关注。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媒体人纷纷将目光聚焦春天里的盛会,盛会中的海南。

  无论曾经对于他们而言是陌生还是熟悉的海南,都会因为这个友好、诚恳、沟通的下午而变得更加亲切。

  “这个是肖杰代表,这个是林回福代表……”中国经济导报首席记者季晓莉一到会场,就拿着海南团提供的名单一一寻找代表的身影。“海南团代表将海南的优势、亮点和举措通过建议和发言向中国乃至世界作了充分展示,彰显了代表履职尽职和海南勇担责任的海洋大省风范。

  热情高涨的记者中,新华社记者徐博起身举起右手,获得了第一个提问机会。徐博说:“罗书记花了不少时间尽可能充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不时举出相关事例帮助不太熟悉海南省情的记者充分消化回答,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悠长的人民大会堂走廊中,海南厅不时传来代表与记者的笑声,熟悉海南团代表发言及作答风格的人们都知道,一定又是哪位代表的幽默与睿智带动了现场气氛。

  工人日报记者杨登峰感慨:“大家如同朋友一般围坐相商更显温馨。

  “海南在我心中就是中国的夏威夷。”尽管未曾踏足海南,来自日本的朝日新闻社记者延与光贞已经从多种渠道认识了海南,在他的想象中,海南碧空如洗、海韵椰风,是迷人的旅游胜地。今天他来参加海南团开放日,就是为即将开启的博鳌之旅“做功课”。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曾经去过海南。自3月2日海南团抵达北京至今,他始终随团采访,希望通过“游客”到“记者”的身份转换更进一步了解海南。(海南日报北京3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