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因村制宜 因户施策 力促1.8万余名贫困户脱贫 进村入户交心 县委书记把脉扶贫

12.10.2016  17:04

  ■ 本报记者 黄媛艳 孙婧

  见习记者 许世立 通讯员 陈思国

  又一次在家门口看到县委书记麦正华,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大里地区的贫困户王尤山乐了,他的夫人激动地要求与书记合影,记录家乡新变化。

  “在您牵线下,爱心企业送来65只羊,有50多只怀孕了,年底可以发展到近300只。”王尤山笑着对麦正华说道。

  贫困户的羊养得如何?羊舍建好了吗?生活上还有哪些难题需要帮忙……麦正华还是有些不放心,他要亲自去看看。

  10月8日上午刚忙完大里全域旅游推介,下午3时20分,吊罗山脚,麦正华一行准备去王尤山的羊舍看看,这个羊舍建在海坡600多米的山上。

  沿着蜿蜒的山道,年过半百的麦正华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快速前行。半小时后,羊舍到了。

  “羊舍的设计是不是还需要改进,目前的设计不利于羊粪清理,长期恐怕会影响生产。”麦正华随即咨询同行的养羊大户,并邀请其参与培训贫困户科学养殖。

  王尤山透露,从2011年开始,他与妻子在吊罗山深处居住养羊,苦于没有资金,一直穷困。今年,中铁集团、当地政府投入20万元为他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新羊舍、购买羊苗,扩大养殖规模。

  “你看看这里是不是应该扎紧些,目前还有哪些困难……”麦正华边看边说,全然不顾脚上山蚂蝗的侵扰。看望羊舍,他又主动要求去看看王尤山养殖的牛,不一会的时间,麦正华一行的身影又消失在吊罗山的密林中。

  陵水县财政局局长龙海魂多次与麦正华一起走访贫困点。“大里是陵水最偏远的山区,书记主动将其作为自己的扶贫点,多次夜宿了解民情,19户贫困户的情况他了如指掌。”龙海魂说。

  “整个假期,怎样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是我想得最多的问题。”麦正华坦言。为让1.8万余名贫困户脱贫,陵水成立慈善扶贫基金委员会,将十个乡镇分成十个作战区,创新全县网状式扶贫管理机制,定时定人定点联动工作,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力争实现“两年精准脱贫,三年巩固提升”。

  晚上7时许,夜巡走访又开始了。

  “书记答应贫困户的事情,件件有回应,他会随时问起,我们都不敢懈怠。”本号镇主要负责人感叹道。

  用心、用情、用爱真抓实干,陵水的干部将贫困户的难事当做自己的家事去关心。

  (本报椰林10月11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