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市县依托园区发展拓展就业岗位 居民家门口打工

03.03.2015  11:16

      “今年春节陪伴家人过了个开心年。”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多年的陈雅敏说,在琼海市潭门镇家门口就业就是一件幸福事,除了工作还能照顾到家人,一举两得。去年以来,与陈雅敏一样,我省海口、琼海、琼中等多个市县依托县域经济发展,解决了10万余人就业,让更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借助城镇化,家门口就业

      “不要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且工作待遇也不错。”今天,在潭门镇潭门美欣工艺厂海之缘珍宝阁专卖店里王秋蝉说。自从潭门镇镇墟经济发展起来后,她放弃外出打工,回到家乡工作,包吃包住,一个月还有2500元。去年,除去平时花销,她还存下2万多元。

      王秋蝉告诉记者,目前在潭门镇工作的工人普遍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不见得比海口、三亚等地工资低。

      近年来,潭门镇依托镇域经济发展特色工艺品加工厂、实体店铺、餐饮酒家、农家乐等实体店,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116家发展到去年的486家,带动了11000余人就业。

      琼海市就业局负责人说,打工者的工资普遍在200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依托园区,扩大农民就业

      今天,塔岭工业园区一家罗非鱼加工厂里,陈海英等工人正在对鱼进行去头,分片装箱打包入库,整个生产流水线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据了解,因罗非鱼等产品销路好,这家工厂已经发展到400多人,其中大部分工人为定安本地农民工。每天,他们就像城里人一样,骑车到厂里上班。晚上,骑着车子回到农村的家中。

      近年来,为了拉长“工业短腿”,壮大经济实力,打造工业强县,定安县委、县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着重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制药、新型建材等产业引进新项目,使塔岭工业园区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备建一批“三级跳”良性发展格局。塔岭工业园区企业也从过去的几家发展到如今的70多家,去年塔岭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多元,同比增长28.7%,出口创汇5775万美元,同比增长3%。

      定安县就业局局长郑光伟介绍,70多家企业落户塔岭工业园区,5000多名农民工在塔岭工业园区就业,其中4000多名是来自定安本地的农民工,随着塔岭工业园区不断壮大,就近就业空间非常大。

      定安县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园区,许农民一个未来,将会有更多人到这里就业。

      对此,屯昌县就业局负责人有同感,随着农博城、建材城等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加上县城酒店越来越多,所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多,日益壮大的县域经济将进一步解决更多人就业。

      采访中,省就业局就业指导处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市县县域经济不断壮大,产业布局日益合理,将为当地人就近就业提供更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