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海南省近半新人未参加婚检

31.05.2016  21:14

  数据显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高达90万例。虽然与出生缺陷率相关的原因有多种,但婚检、孕检、产检等产前筛查和诊断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那么,海南婚检、孕检、产检的情况如何呢?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去年海南近半新人未参加婚检

  2003年10月,我国取消强制婚检后,海南婚检率开始急剧下降,婚检率由之前的80%以上一度降至0.8%。2009年开始,海南一些市县开始推行免费婚检,婚检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

  以海口为例,该市在2009年10月启动免费婚检。婚检项目包括询问病史、胸部透视、物理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尿常规、梅毒筛查、淋病筛查)等。从2013年1月1日起,海口市在原来免费婚检的项目上,又增加地中海贫血筛查、G6PD(蚕豆病)筛查、优生五项检查、微量元素测定、叶酸筛查共5个项目。

  免费婚检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人们的参检激情,全省的婚检率也逐年上升。根据统计,2014年全省婚姻登记人数为167296人,接受婚检人数为79412人,婚检率47%;2015年全省婚姻登记人数136938人,接受婚检人数67466人,婚检率49%。但根据数字,去年全省仍有近一半新人没有参加婚检。

  采访中,记者发现,准新人拒绝免费婚检的原因有多种。有些人认为单位每年体检,婚检是多此一举。更多的人则担心,婚检会暴露自己某些疾病,进而可能失去伴侣。

  海南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省级专家组成员劳海红告诉记者,一些疾病不仅会对自身及配偶的健康产生影响,还可造成不孕不育症,甚至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通过婚检检出,能够通过治疗指导其生育,避免出生缺陷。

   她孕检查出艾滋,通过阻断诞下健康婴儿

  劳海红告诉记者,在婚检和孕检中,查出过不少问题。“一位28岁孕妇通过检查被确诊为HIV携带者,转至省妇幼保健院时已经怀孕十几周了。通过一系列阻断措施,最终这位孕妇在去年底生下了孩子。”劳海红说,目前,通过对婴儿进行的两次检查结果显示,这名婴儿并未携带有HIV。

  据了解,孕前检查通常包括血液四项、妇科筛查、B超等。通过这些检查会及时发现影响孕妇身体健康和未来胎儿健康的疾病。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省孕妇进行首次孕期检查累计超过37万人次,各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门诊为孕妇提供HIV抗体检测累计超过31万人次,检出阳性孕妇34例,阳性率0.011%。此外,报告梅毒感染760人,阳性率0.24%;报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2384人次,阳性携带率9.81%。

  针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携带孕妇,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是实施母婴阻断的关键。虽然海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率达到了95%的目标要求,且孕期检测率也达到了80%,但离全国2020年90%的目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从市(县/区)级来看,仍有约一半市县未能达到80%的目标要求。

   海南为乙肝抗原携带高发省份

  即便做过婚检和孕检,也并非高枕无忧。据介绍,孕妇在孕期内可能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胎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容易引起胎儿流产、早产、畸形等。因此,孕妇进行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保证母子健康。

  2013年至2015年,海南HIV抗体阳性产妇数共计39例,其中,孕28周前发现人数19例,孕28周至产前发现人数6例,分娩人数39例,服药阻断人数22例。此外,1060例梅毒感染孕妇中,分娩新生儿735例,110例终止妊娠。53780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中,共分娩新生儿53997例。值得一提的是,海南为乙肝抗原携带高发省份,产妇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

  据悉,海南产前筛查和诊断,主要针对三大疾病:一是唐氏儿,一般无法预防,只能通过唐氏筛查发现。二是重型“地贫”儿,主要是遗传导致。三是严重畸形,主要靠B超检查。如果通过产前筛查发现这三类胎儿,医院会进一步诊断并进行会诊,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拿出是否保留胎儿的建议,最终由孩子父母做决定。

  医生提醒,为了夫妻双方以及孩子的健康,婚检、孕检和产检都应该进行。(记者 张宏波)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