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原来可以这样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 !
有一份科普杂志生长于海南岛,从1997年8月创刊至今,默默坚守了21年。“漏掉一条科学理论和成果的最新信息,是我们的耻辱”,这是他们的座右铭。很多最新的前沿科技知识和理论最先呈现在他们杂志上。有不少年少的读者读着他们的文章考入名校。
这份杂志在21年间经历了互联网大潮的一轮又一轮冲击,但其不但没有被冲垮,反而顽强地立在时代浪潮之上。它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坚持办好科普杂志,从未动摇。
这本杂志便是《大科技》。
坚定科普路线
“《大科技》不只是一本杂志,它还是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大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与平时的作业、考试不同的世界。”一位读者在自己的微信号“鱼鹿叔叔读科幻”上写下了这样的记忆。
确实,为了能够给青少年读者更广阔的世界,《大科技》的创办人王亦军从创办之初就将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定为《大科技》的办刊宗旨。海南大科技杂志社总编辑金飞波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王亦军当年就是要办一份开拓思维、激发好奇心、丰富想象力的科普杂志,而不是仅仅传播科学知识。同时,王亦军要求大家要用通俗、生动的文字来阐述具有颠覆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来启发青少年进行不拘一格的思维,打开他们的思考空间。从创刊到现在,21年来,大家始终坚持这一办刊理念和原则,不动摇,也不盲目。
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引领下,《大科技》的编辑们总是把握世界最新科学发展动态,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最先介绍给读者。像近10多年新提出的暗能量、膜理论、挠场、反物质等,以及真空零点能、熵力、引力波等理论,都是《大科技》杂志最早撰文介绍的。金飞波告诉记者:“很多十几年前刊登在《大科技》上的文章,拿到现在也仍然具有超前意识,仍然能够激发人们深深的思考。”他举例说,1999年,他们介绍了超弦理论,是国内最早介绍这个科普知识的科普杂志。因为读者询问得多,2003年,《大科技》又推出了一篇超弦和多维空间的文章,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2003年这篇文章还被百度百科收入了“超弦及多维空间”的条目,至今惠及成千上万的科学知识爱好者。
国内的知名文摘杂志也喜欢转载《大科技》的文章。在金飞波提供的杂志自己统计转载量的几个表格中,记者看到了《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不少大刊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仅《读者》刊载《大科技》的文章数量至今已达数百篇之多。
坚持读者至上
“新闻类期刊是对社会进行采写,我们是对最新的科学成果以及历史资料进行采写。”金飞波介绍,“我们重点策划的选题都是编辑们自己写的。”敲定一个重点选题后,要大量地查找资料,包括国内的、国外的,然后汇编成一篇,之后再进行通俗化和口语化处理。
金飞波曾为写一篇介绍相对论的文章查找了30多本相关书籍,而往往写成一篇文章需要至少20多天的时间,有时候则需要一个月。凡是进入大科技杂志社编辑部的编辑都与金飞波一样。金飞波说,“深入查找资料,再进行通俗化、口语化的处理是对读者的尊重,我们做的一切都要坚持读者至上。”
据金飞波介绍,大科技杂志社对编辑人员的入职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先后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著名院校的硕士、博士就职于该社,为《大科技》治学和办刊的高水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本编辑部的编辑外,为该杂志撰写稿件的作者也多是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硕士、博士生。
经过21年的探索,《大科技》从月刊变成了旬刊,每一期都有着不同的读者定位和内容呈现。《大科技·科学之谜》依然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读者定位,《大科技·图说百科》(原《大科技·百科新说》)面向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而2018年1月刚刚创刊的《大科技·天才少年》则定位为小学低年级。
一位名为“科普侠”的网友在其文章《斜批科普杂志》中这样评价《大科技》:“杂志装帧简朴,价格很低,是一个市场开发最成功的杂志,主要靠题材的创新、选题的趣味、文章角度的刁钻、作者语言的浅显易懂取胜,‘武功’着实不错,是真正的科普。”
大科技杂志社编辑们的认真与严谨,杂志文章的有趣与超前,引领着无数的青少年踏进科学大门。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邵珠臣写信给该杂志社说道:“我在初中遇到了《大科技·科学之谜》,今年要从北大物理学院硕士毕业了。正是《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物理,这么多年学习物理的美丽时光都是因为中学受到《大科技·科学之谜》的鼓励……它让我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非常满足。”
坚守社会责任
从早期的科普讲座、科学小实验,到每年的科技活动月,再到2018年科学阅读征文大赛,从早期坚持多年的3.8元的定价,到如今全彩印刷、小16开本、64页,6.8元的低定价,《大科技》心中一直装着对科学的尊重、对读者的热爱、对科普的执着。
不仅读者喜爱阅读《大科技》,各省区市教材、考试题等也喜欢选用《大科技》的文章。《大科技》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当代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等都高度评价该刊,为该刊题词鼓励。我国著名相对论专家赵展岳教授也多次提到《大科技》作为我国一本科普杂志的作用和价值。
在《大科技》发展的21年间,他们把科普作为己任,尤其是他们认为科普要从娃娃抓起。2018年1月,他们将上下半月刊的刊期申请更改为旬刊,《大科技·天才少年》读者定位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金飞波表示,从月刊改旬刊,也是希望能够把大科技杂志社在创办初期提出的启发青少年进行不拘一格的思维理念继续发扬光大,在更多的中国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因为定位准确,同时依然坚持内容高质量、通俗易懂,不到一年时间,《大科技·天才少年》就在本土生根开花,发行节节上升。不少海口市的小学教师,都争相打电话要求杂志社去学校里为孩子们上科学实验课,举办科学普及讲座。
一方面坚持高质量撰文、高质量办刊;另一方面,大科技杂志社通过更加广泛的活动积极推广科普。在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教育厅的联合指导下,近几年,大科技杂志社连续深入五指山市、临高县、屯昌县、琼中县、保亭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市),在数十所中小学举办科普讲座,把最新的世界科技前沿知识带到这些山区学校,与同学们进行精彩的互动,并赠送近万本科普书刊,传播科学知识、启发科学思维。
“我们是在创办人王亦军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下坚持走到了今天。作为一本科普杂志,我们没有大资本的模式,只能靠自己脚踏实地。”金飞波告诉记者,科普路上不畏艰难,《大科技》将与读者共同探索科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