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 侵华日军签署投降书物件海口展出

02.09.2015  03:33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由海口市博物馆主办,南京博物院、白沙博物馆和保亭博物馆协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今日正式对外展出。侵华日军在投降仪式上签署投降书所用的物品等,已由南京博物院运送来海口,对所有观众免费开放。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仪式结束后,侵华日军签署投降书所用的桌椅、笔墨、挂钟、印章等都被当时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收藏。应海口市博物馆邀请,南京博物院首次将这套签署投降书的文物运送出南京。
            这些文物中,最受人关注的,是这支日方代表冈村宁次在签字时使用的毛笔。
今天,本次展览正式对外开放,除了侵华日军在中国投降仪式上签署投降书所使用的物品之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大量反映日本侵略海南岛及琼崖人民奋起反抗的珍贵历史文物

在展览现场,记者还遇到了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叫杜向裘,今年79岁,作为老海口人,70多年前,年幼的他就曾亲眼目睹过海南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70多年后,当他再次看到这些当年的物品,老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记者从海口市博物馆方面了解到,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以及咱们海南本土军民的抗日事迹,本次的展览从今天开始,将一直持续到10月30号,对公众免费开放。

随着纪念抗战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临近,东方边防支队、八所边防检查站40余名官兵和自发组织的东方市四更镇村民,冒雨来到旦场村民自筹资金修建的旦场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前,举行主题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祭奠活动,以此悼念遇难同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活 动中号召全体人员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旦场遇难同胞不屈精神。8名边防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遇难同胞乡亲敬献花圈,全体人员默哀,追忆遇难同胞英 雄事迹。随后,全体边防官兵开展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宣誓活动,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遇难同胞,表示将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努力维护东方边 防辖区安全稳定。

据《东方县志》记载,四更镇 旦场村村民不甘当亡国奴,拒领“顺民证”。1939年11月4日,日军包围了旦场村,杀害同胞乡亲93人,其中孕妇5人,烧毁民房38间,制造了骇人听 闻、震惊琼崖的“旦场九•廿三”惨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血泪斑斑的苦难历史,教育子 孙后代勿忘国耻,旦场村乡亲捐资13万元人民币筹建“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日本海南岛近代史研究会创始人佐藤正人在海南岛调查日本侵琼史,获悉此事也捐 赠48.4万日元,纪念碑于今年3月29日建成。

近日,昌江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了解中国对日抗战史和昌江人民不屈不饶的抗日过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学生们参观了抗战图片展,了解了近现代日本侵华历史以及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重温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运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以及石碌铁矿被日本侵略后,昌江人民不屈不挠的抗击日寇作战过程。

随后,学生们还来到矿区死难旷工纪念碑前,聆听旷工血泪史,向死难矿工纪念碑献花并默哀。学生们围坐在幸存矿工李鸿保老前辈身旁,听李鸿保讲述自己当矿工的所见所闻和被共产党派去侦查日本弹药库的经历。

在纪念碑前,学生们庄严宣誓。

学生们在“铭记历史、奋发向上”的横幅上签字。随后,学生们诗歌朗诵了《热爱祖国》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生们合唱了《少年先锋队队歌》。

 

(视频编辑:王昌运    文字编辑: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