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哈哈镜 中日青年须认真审视

07.09.2015  16:56

  中新网9月7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6日文章称,日前,日本电视台推出战后70年特别节目“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战争”,节目开头的“街头采访”,对“8月15日是什么纪念日”这一问题,回答准确率居然只有54%。这让人深思。改善中日关系,实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这种努力与正确认知历史密不可分。“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而不是“哈哈镜”。

  文章摘编如下:

  1982年8月26日的“宫泽谈话”。当时,针对实教社因将对中国的“侵略”写为“进出”等遭到中方抗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宫泽喜一表示:“日本政府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写入‘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与责任并表示深刻反省’,这一认识迄今没有丝毫变化。

  这一谈话发表后,日本在教科书审定标准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条款,规定“在涉及到与邻国相关的历史事实时,有必要考虑到对于相关历史事实的国际理解和合作”。但是,这一规定执行得如何?日本青年匪夷所思的答问,就是答案。

  与之相比,中国屡遭诟病的“抗日神剧”,这种居然有“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之类台词的“神剧”,以不可忽略的方式,扭曲了中国“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抗战历史,更扭曲了中国青年的历史认知。这种情况若不改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同样难以实现。

  必须强调,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在2000多年的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和平友好是主旋律。战争,仅仅是一股逆流。

  抗战胜利已70周年。曾经历战争的一代人,正渐次远行。共御外侮的抗战精神,应得到中国的世代传承。如何传承?鲁迅曾经指出,“青年是民族的脊梁,进步青年尤属国家的瑰宝。”何谓“进步青年”?我认为,进步青年应理性务实,而不是愤世嫉俗;应奋发向上,而不是玩世不恭;应牢记历史,而不是将牢记历史等同于牢记仇恨;必须明确,“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改善中日关系,实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这种努力与正确认知历史密不可分。“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不是“哈哈镜”。(冯玮)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