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包中疑遭盗刷 一万多元存款不翼而飞

09.07.2015  01:00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现如今,刷卡,成了不少人的消费习惯,不少人手上也都有好几张银行卡。

这种变化也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针对银行卡、信用卡的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这不最近,海口的刘女士就遇上了麻烦事,自己的银行卡在包里好好的放着,可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一起来看到底怎么回事。

6月29号中午,正在工作的刘女士突然接到了一条短信,短信显示,她的一张尾号为6561的建设银行储蓄卡,跨行转款支出了人民币一万零三元。这突如其来的短信把她吓了一跳,核查后她确认,银行卡在自己身上,家里人也没有动过里面的钱,这转账短信从何而来呢?

在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刘女士确认,银行卡确实被转走了一万零三元人民币,她意识到自己很可能遭遇了金融犯罪行为,于是当即请求银行帮忙追回这笔钱。

在等待银行答复的同时,刘女士报了警。在向警方提供线索时,刘女士发现,在银行给出的资金流水单上显示,这笔钱,是通过一个叫“银商全民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出去的,那这次转账会不会和网络购物有关呢?左思右想之后,刘女士想起来,在事发前一天,他曾用这张被盗刷的银行卡,在手机的网上商城充过值,情急之下,她又拨通了手机网上商城的官方客服电话求助。

此后,刘女士几乎联系了所有她曾网购过的商家,但得到的答复都没有提供有效线索,这可把刘女士急得够呛,因为这张银行卡对她来说有些特别。

刘女士担心,她这张专用的银行卡丢失后,不仅会影响房贷还款,还将给她带来信用损害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也让她一时间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平白无故丢了一万块钱,任谁心里都肯定不舒服,而刘女士也把希望都寄托在警方和银行的调查上,一来相同请事件的原因,二来想追回损失,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愿,问来问去她发现,自己的钱很可能要“下落不明”了。

在刘女士提供的回执单上,记者看到,6月29号警方就已经受理了案件,可之后,刘女士却一直没有收到警方的回复,让她的心里惴惴不安,于是,她也再次联系了警方询问调查进展。

听到警方的答复,刘女士顿时没了主意,不过,在朋友的提醒下,她才想起来自己也应该参与调查,主动挽回损失,于是,她查询了把她卡内存款转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银商全民付”的相关信息,并和对方的客服取得了联系。

银商全民付的客服代表表示,他们只能查询到客户发生经济往来的数据,但对于客户身份等隐私问题,除非是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要求才会透露,并不会向普通客户透露,可刘女士也表示,她本人从未在银商全民付上进行过实名认证,这次转账交易,本身就充满了欺骗的味道,同时要求对方退回这笔转账资金。

平白无故丢了一万块钱,任谁心里都肯定不舒服,而刘女士也把希望都寄托在警方和银行的调查上,一来相同请事件的原因,二来想追回损失,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愿,问来问去她发现,自己的钱很可能要“下落不明”了。

在刘女士提供的回执单上,记者看到,6月29号警方就已经受理了案件,可之后,刘女士却一直没有收到警方的回复,让她的心里惴惴不安,于是,她也再次联系了警方询问调查进展。

听到警方的答复,刘女士顿时没了主意,不过,在朋友的提醒下,她才想起来自己也应该参与调查,主动挽回损失,于是,她查询了把她卡内存款转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银商全民付”的相关信息,并和对方的客服取得了联系。

银商全民付的客服代表表示,他们只能查询到客户发生经济往来的数据,但对于客户身份等隐私问题,除非是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要求才会透露,并不会向普通客户透露,可刘女士也表示,她本人从未在银商全民付上进行过实名认证,这次转账交易,本身就充满了欺骗的味道,同时要求对方退回这笔转账资金。

等待警方调查,着急,自己去调查,没谱!到底该怎么挽回自己的损失呢,情急之下,刘女士也再次想到了去银行求助,想通过银行查询,到底是谁,把自己的钱又转账给了谁呢?

沟通中,建设银行方面表示,因为公安机关对此事的调查并无定论,所以他们也无法判断,刘女士的钱到底是不是被盗取了,而这笔存款的去向,对方也以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转出为由,把刘女士又支了回去,在撞了这一颗颗钉子后,刘女士心急如焚。

刘女士担心,她这件事如果得不到重视,弄不清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如何转账的等原因,还会有其他人和她一样受害,那么,银行方面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面对质疑,建设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正面做答,只是强调客户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以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同时,也针对刘女士丢失存款的银行卡是还房贷专用卡等情况,建议她补办一张还贷卡,但补办手续的成本需要刘女士自己负担,不想,这个建议又勾起了刘女士的怒火。

直到记者结束当天的采访,当事双方都没有就本次事件的处理达成一致,刘女士至始至终都没有弄清,自己的钱是怎么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转走的。

别看这银行卡小,里面存着的可是真金白银,是大家辛苦挣来的血汗钱。

其实,近年来,利用网络支付平台的漏洞盗刷银行卡、信用卡的案例逐步增多,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么,到底该怎么注意金融安全,保护好我们的钱袋子呢?一起去从案例中学习吧

方式一:ATM机上做手脚复制银行卡

2013年,西安各大银行的很多银行卡用户都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告知他们银行卡里的钱被人通通取走了。经过警方调查,确认了案发地点,并调取了监控录像,发现一名男子举止可疑,正在ATM自助存取款机上安装着什么。

原来,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了银行卡用户的信息,并依此制作伪卡,疯狂盗刷。

方式二: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导致盗刷

去年四月,上海警方接到几十起报案,全部声称自己的银行卡在没有遗失和泄密的情况下,出现了存款消失等情况,一个月后,警方抓获了嫌疑人朱某,朱某交待,他是通过几名银行的工作人员,掌握了大量上海市机动车车主的个人信息,包括受害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和余额等,并借此作案。

方式三:工作人员监守自盗

2014年12月,内蒙古警方抓获了一名盗刷银行卡的犯罪嫌疑人,发现他竟然是银行负责ATM机维修的技术人员。因为他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了ATM机的系统漏洞,所以借机窃取了包括用户卡的磁条信息和密码等信息,之后盗刷客户银行卡。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保护好身份证件号码等个人信息是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次,设置复杂的密码,采取三种以上的金融安全措施都能减少金融风险,一旦银行卡被盗刷,这些举措也有利于受害人挽回损失。

律师表示,储户在发现银行卡疑似被盗刷等情况后,无论金额大小,也无须等待公安机关破案,都可以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端。

 

(视频编辑:王昌运      文字编辑: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