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堵塞香港正常发展的通道

02.10.2014  10:36

   9月30日,受香港部分人士非法“占中”运动的持续冲击,香港政局激烈动荡,治安堪忧,股市暴跌,学校停课,部分交通瘫痪,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特区政府出于公众安全考虑,被迫取消原定10月1日晚在维多利亚湾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这是自香港回归17年来首次因本港治安原因无法正常大规模庆祝国庆,让人感觉窝心。走过头的“占中”运动,不仅让香港的正常发展通道受阻,也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爱民主的中国人堵心、揪心、伤心。

   毋庸讳言,香港是探索和践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试验区。自中英启动香港回归谈判、签署联合声明和收回主权,到今天无限蔓延的“占中”之乱,香港民主政治进程发展之快,不仅反衬英国百年殖民统治何等漫长、何等不公,也令今天的港人深感白驹过隙,目不暇接。

   做父母的人都有切身体会,17年,这不过是一个孩子从襁褓到成年之间的一段距离,充满了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特别是在蝶变的最后关头。但是,17年,放在香港被割让150年里,它是约为十分之一的刻度;放在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年表里,它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香港从“英人治港”到“港人治港”,从英王“君临天下”时期代议民主白纸一张,到“一国两制”下港式民主蓬勃发展,进步不谓不快,跨越不谓不大。即便距“一人一票”的普选特首,也仅有3年之遥。任何具有历史视野和公允之心的人,都应当承认今天的香港绝非昔日可比,明天的香港也非今天的模样;任何熟悉西方政体运行轨迹和探索之路的人,也都应当承认,香港的民主政治实践稳步扩大、循序渐进,不仅符合理性、良性和依法治理的西式政治普遍规律,对于缺乏民主政治深厚根基的香港本身而言,也已不算迟缓,不算滞后。相反,拔苗助长,只能让港式民主发育不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任何国度,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不乏激进人士和激进声音,他们是时代和声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决定乐队基调的定音鼓和构成乐章的主旋律,在生活中更无法成为大多数。激进之声如果过高、过烈,必然出离为干扰的杂音和演奏的瑕疵。香港的“占中”行动的发展和演变,从某种角度看,已构成不顾香港历史与现实,无视多数人的整体利益,甚至伤害祖国大陆与香港肌体有机联系的杂音和噪音。这种基于非理性意念、付诸非法行动的本质,就是幻想香港成为民族和主权国家时代的“域外飞地”,成为无土栽培的民主“空中花园”。

   近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深化,祖国大陆经济腾飞、综合实力大增、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内地涌现众多可以比肩香港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呈现牵动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多驾马车,并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和助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源。相比之下,港英时代作为大陆经贸门户的香港,不仅遭遇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面临娱乐、传媒等传统优势领域竞争力的丧失,以及国际地位的相对衰落。这种被反超的失落原本是地区发展的固有规律,但变成压力扭曲了部分港人的心理和情绪,演化成对内地游客的地域歧视,忘记了内地同胞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甚至演化成对祖国大陆和中央政府的强烈排斥,忘记了香港成就自身所依托的重要母体和危难时期慷慨呵护救助的最大靠山。

   回到“占中”运动本身,民主的本质是体现多数人的自由意志,并体察和顾及少数人的合理诉求;民主的可贵在于通过机制实现力量和利益制衡,进而杜绝被少数人绑架和恐吓;民主的基础在于尊重规则、维护秩序、理性协商、和而不同。从上述角度看,非法“占中”显然已经走过头,参与者不仅无视主流社会的呼吁、劝诫和警示而一意孤行,甚至不顾各界的批评、谴责,瘫痪交通、阻挠正常社会生活和引发街头对抗与暴力,更可悲的是,“占中”者不惜与法制对抗到底,即便酿成流血冲突。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对民主与自由的嘲弄和亵渎,也恰恰体现了香港民主进程底子不厚、根基不稳和定力不足的先天缺陷。正因为如此,香港民主进程急不得,更不能生拉硬扯。

   如果“占中”运动发起者和参与者缺乏宏大历史观,不妨稍微抬头四顾当今世界,从中东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到美国的“占领华尔街”风潮;从泰国“红衫军”和“黄衫军”的常年对峙,到台湾地区自毁利益的“反服贸”风波;从乌克兰10年前的“颜色革命”到今年“克里米亚事变”,都显示街头运动的不可控性,其结果很可能与愿望南辕北辙。真理与谬误的确只有一步之遥,一旦民意表达以偏概全并越过安全尺度,必然走向民意的反面,成为伤害民利的利刃。非法“占中”运动引发的香港政经危机已充分体现了其巨大危害性。至于那些以民主和自由之名到处忽悠、到处插手的国际倒爷,他们贩卖的灵丹妙药更不可相信,只要看看他们在世界各地“始乱终弃”的恶果,就该明白,自家的荒地得自家犁,自家的庄稼得自家种。

   作为未曾去过香港,但却常驻、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内地同胞和时政观察者,我对国庆65周年时刻的香港充满忧虑。希望这块土地尽快结束纷争,回归理性,修复团结,重新擦亮香港的品牌,让理性、妥协和多元包容战胜激愤、排斥与零和思维,和祖国大陆携手前行。(博联社总裁 马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