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嘉宾认为中国智库亟需跟上国家发展需求
一场以“智库在决策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举行,这是中国自推出《关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的第一场关于智库建设的国际论坛。与会嘉宾表示,中国智库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需要更快地跟上国家崛起对决策参考和知识产品的需要,跟上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提升。
与会嘉宾高度关注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内容,认为目前中国进入了智库发展的好时代。与会嘉宾普遍认为,目前各国智库界面临全球化加快、科技变迁和国际事务的即时性、多元化等21世纪的新形态。全球事务的扁平化使智库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来自国际上的变量和更广泛的研究对象,既要聚焦和深度研究具体问题,还必须要考虑来自国内外方方面面的需求和影响;互联网时代需要智库产品更多利用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思想获取、研究考量和产品传播。面对新挑战,全球智库界都需要在研究内容、交流机制、运营方式和传播路径的改革。
美国东西方中心主任查尔斯·E·莫斯森说,亚洲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视角的智库。目前很多国家都关注于自己地区的发展,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行,智库应当提供更多的全球视角,这是尤为重要的一个职能。
谈及对中国智库的发展,与会嘉宾认为,中国智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运营逻辑都需要跟上与目前包括“一带一路”、G20等内容为核心特征的国际化趋势,在阐述话语、国际交流与产品传播等领域都需要更多的改变,在研究的深度、前瞻性和针对性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同时,与会嘉宾表示,决策层也应在向智库提供信息、加强引导和资金使用上更多地采取创新思维,可以采取扶植鼓励优秀智库和建立专项研究团队并举的措施,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式智库领军人物,使中国智库能力建设和国内外影响力提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会嘉宾还对官方与民间智库的不同角色定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加强透明度、改善为决策服务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不少与会代表表示,中国作为大国应更多地与国际上的智库加强沟通,可以考虑采取就重大的国际问题设立共同课题的方式,在确保中国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IMF副总裁朱民,美国亚洲协会主席施静书和40多名国内、国际著名智库代表以及大学校长参与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