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传奇:《更路簿》凝血铸命 老船长百代承继

21.06.2016  16:19

  【解说】近日在海南琼海潭门的家中,80岁的苏承芬向记者展示自己家传的《更路簿》。1948年,13岁的苏承芬在故乡潭门港登上木帆船,此后半个世纪闯荡南海。他仍记得掌舵后父亲郑重交予《更路簿》的情景,“里面每一个字都是祖辈用生命换来的”。

  【同期】(老船长 苏承芬)

  大风大浪什么都经历过了,碰到鱼咬什么的,很多危险的状况,大难不死活到现在。

  【解说】《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开发和经营西、南、中沙群岛的过程中,用海南方言字写成,利用文字和地图的方式描绘出的航海手册。其最早出现在元代,盛行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记录了南海海域的100多处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资讯。

  学者目前发现的《更路簿》有10余个版本的抄本,共命名南海岛礁136个。苏承芬说,在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年代,凡前往南海作业的渔船必备《更路簿》和罗盘,前者查询航行路线,后者确定航行方向。在苏承芬眼里,《更路簿》凝结了潭门世代渔民的经验和心血,是经过千百年探索逐步固定下来的“最佳路线”。

  【同期】(老船长 苏承芬)

  从大潭(潭门)到东海(西沙),东海就是现在的西沙,15更到,15更就是现在的150海里。

  【解说】89岁的老船长卢业发捧出祖父传下的《更路簿》,说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记载着他的航海生涯。 潭门渔民有言,“自古行船半条命”,卢业发说,1947年农历十月他的渔船曾在西沙作业时受损,凭借《更路簿》安全脱险。

  【同期】(老船长 卢业发)

  从小就在船上帮忙,长大了就看着人家怎么开船。(看人家怎么开船学着记方向是吗?)方向就看着更路簿和罗盘,(你也用罗盘看方向?)是的,用罗盘。

  【解说】经调查,目前潭门镇只有9位老船长健在。作为海南渔民经营和开发南海的确凿证据而存在的《更路簿》,近期成为此间社会科学界研究和保护的重点。专家称现存的《更路簿》已能够充分反映,南海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从《更路簿》中可以推导出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捕鱼权、航行权和所有权,同时也是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法理证据和历史证据。

  记者 黄艺 王晓斌 海南潭门报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