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一箭 中华欢欣

27.06.2016  22:27

6月25日晚,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长征七号发射全过程。1.火箭起飞 2.程序转弯 3.助推器分离 4.一二级分离 5.抛整流罩 6.二级关机 7.级箭分离。箭体全长53.1米 起飞质量597吨 近地轨道运载 能力 13.5吨

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记者李宣良 王玉山 李国利)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25日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顺利开启。

夜幕下的发射场区,海风轻拂,椰林婆娑,灯火通明。

20时整,“点火”口令下达,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距离海边约800米的发射平台上腾空而起,拖曳着一束耀眼的白色尾焰,飞越茫茫大海,飞向浩瀚太空。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作为我国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无毒、无污染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比大家熟悉的长征二号F提高了近60%。

长征七号的信息化程度、发射可靠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送汇入漫天群星之中的火箭,长征七号总设计师范瑞祥的语气满怀眷念又充满自豪,“长七将担负起发射货运飞船的重任,但还要不断改进,满足载人需要。

首次执行任务,无论对于火箭还是发射场,都充满风险与挑战。火箭首飞失败或发射场首战失利,在世界航天史上屡见不鲜。

全新测发流程,全新航天产品,全新技术状态,全新设备设施,全新参试队伍,全新指挥模式,全新气候环境。”发射场区总指挥张振中用七个“”形容此次发射的特点。

首次亮相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具有发射效率更高、射向更宽、运输更便捷等优势。“货运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及深空探测航天器,都将从这里升空。”张振中说,“文昌发射场,将是中国航天的新起点。

长征七号首飞,是中国以建设空间站为目标的空间实验室任务第一次发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中国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空间实验室任务之后,我国将真正迈入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

211秒,火箭抛整流罩。地面跟踪测量数据显示,整流罩残骸准确溅落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

20时10分许,长征七号将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组合体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南海之滨,起步于60年前的中国航天事业,踏上了面向星辰大海的新征途。

中国航天发射再创3项新纪录

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记者陈曦 曾涛 王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25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取得圆满胜利。此次发射刷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纪录,掀开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展的新篇章。

火箭运载能力取得新突破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其运载能力达到13.5吨,是中国以往运载火箭的1.5倍。

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七号火箭主任设计师马忠辉表示,运载火箭是进入太空的平台,平台越高,所能发挥的空间就越大。长征七号的首飞成功将提升中国航天综合实力,加速推进中国创建航天强国的步伐。

发射占位用时突破极限

发射占位是指到达发射区之后,在发射区停留时间。从垂直转运到成功发射,长征七号只用了84个小时,是我国目前发射占位最短的火箭。

为了适应海南文昌发射场多台风的气候特点,同时也为未来的高密度发射做准备,长征七号需要具备在发射区快速发射的能力。与以往垂直转运只运输火箭不同,长征七号采用了更大更快的新型活动发射平台,火箭和设备同时垂直转运,到达发射工位后不再需要测试,简单准备后就能够发射,达到“即到即打”。

首次在海洋环境发射

长征七号是我国首次在海洋环境下发射的火箭。与内陆发射场相比,海南文昌发射场湿热多雨和台风频繁的气候条件,对火箭上的精密仪器和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长征七号火箭团队为此建立了专门的攻关项目,研究火箭对海南自然环境的适应技术,开展了多项试验并最终通过了严格的考核验证。长征七号的成功发射,表明我国运载火箭已具备在复杂气象、气候环境下全天候的发射能力。

中国航天发射场开启“四足鼎立”新时代

神舟十一号任务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定选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将于明年4月份发射

长征五号将于今年下半年文昌择机发射